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食品科学学科简介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科学学科是北京市属高校唯一的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也是全国高校食品科学近10年来唯一获得3项国家科技成果奖的学科。其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原北京轻工业学院发酵工程专业。经过多年发展,该学科形成了坚实的基础,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现有教师42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26人。该学科还设有与食品科学相关的“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实验室”,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面积4850平方米,仪器设备原值5925万元。

该学科紧密结合食品工业科技发展和首都经济发展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经过长期研究工作的凝练,目前已形成了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其中,食品添加剂方向以食品香料香精、食品乳化剂、甜味剂、生物抗氧化剂、生物防腐剂和功能性食品配料为研究重点。该方向在分子结构与香味的关系研究、咸味食品香精研究、含硫食品香料及杂环食品香料研究和新型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开发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学术带头人孙宝国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食品化学方向主要研究食品成分与食品品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及食品品质的智能化评价。在赋予食品特征风味的气味活性化合物的鉴定及其形成途径的研究方面处于本领域领先水平。学术带头人宋焕禄教授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添加剂分会理事,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食品生物技术方向主要利用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新型天然食品资源进行研究和深度应用,为食品行业提供新型的功能原料及添加剂。学术带头人曹学丽教授是北京市科技新星,现任国际逆流色谱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

食品工程方向以食品加工中机械设备的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应用为研究重点。学术带头人张力教授是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北京市属市管高校拔尖创新人才。

本学科致力于提升北京市及全国食品行业科学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我们将以博士点申报为契机,狠抓学科建设,认真学习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经验,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高水平食品科学学科,更好地为北京市经济建设服务。民以食为天,我们将在现代食品科学手段解决食品品质、食品安全、食品原料有效加工利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满足北京市的发展需要。

扩展资料

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既是食品学院的前身是北京轻工业学院化工系,成立于1958年。1999年6月更名为化工学院,2002年1月更名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11年1月基础化学系划归理学院,新组建为食品学院。学院目前下设应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生物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和化工教研室等教学单位,以及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中心、北京市食品风味化学重点实验室、国家轻工业芦荟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大型仪器分析中心教辅和科研机构。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