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同济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选课

同济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中详细阐述了课程分类、学分计算以及选课规则。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旨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

必修课是各专业基础课程,理工科专业占70%,医科专业占75%,文科专业占60%,旨在确保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选修课分为限定选修与任意选修,理工科专业分别占20%与10%,医科专业分别占15%与10%,文科专业分别占20%与20%,旨在拓宽知识视野与兴趣发展。

学分计算是衡量学习负担与时间消耗的重要指标,每42.5学时折算为1学分。理论课根据课内外比例,课内每周1学时计1学分。实验课、体育课、美术课、设计课,课内每周1学时计0.5学分。实践性环节一般每周1学分,分散进行每周半天计1.5学分,劳动每周半天计1学分。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选修课,课内每周2学时计1.5学分。

选课规则则围绕总学分、课程数量与顺序、教师与时间选择、学习进程安排、提前与滞后毕业以及特殊课程免修等核心要素。学生需根据专业培养计划修满总学分,每学期选修课程数量在18~20学分,但需在12~28学分范围内,短学期实践性教学学分通常为4~7学分。若因特殊情况需调整学分,需向导师提出申请,由教务处选课及学籍管理中心批准。学生可自主选择上课教师与时间,同一课程可能有多位教师开课,或在不同时间开课。在导师指导下,学生可在修满学分后提前或滞后毕业,学制四年的本科生可在六年内完成学业,五年的本科生则在七年内完成。

课程免修方面,学生通过自学等方式已掌握培养计划内某门必修课,且先修课成绩在“中”及以上者,可申请免修考试。如成绩符合规定,经开课学院主管教学院长批准,可予免修。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实践性教学环节或有实验、设计的课程以及选修课不得申请免修考试。申请免修考试需在每学期期末选修下学期课程前进行,提交自学笔记与作业等证明材料,由学院审核,并缴纳考务费后参加免修考试。成绩符合要求者,经院长批准后可予免修。

扩展资料

(2000年6月19日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  本规定系根据原国家教委一九九○年第七号令《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并结合我校实施学分制的实际情况重新修订。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