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最小作用量原理

最小作用量原理如下:

最小作用量原理在相对论、量子力学、量子场论中有广泛的用途,最小作用量原理的形象化表述是:物体在作用时,其质量、速度、位移(一直直线运动时,数值上等于路程)的乘积最小,从量纲上来讲,也就是能量与时间的乘积,是能量与时间的微分方程的关系。

要想得到一条直线,可以把一根绳子拉直,中国有个词汇,叫做“准绳”,说的就是木作中,拉紧的绳子以及由拉紧的绳子所弹出来的那条墨线。这时,绳子在两点间的距离是最小的,数学上,我们称之为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生活中通俗表述时,也可以说那就是一条直线。也就是说,用绳子将两点连接起来,线段或者直线的连接方式是最短的,也是最经济最节省的。

最小作用量原理适用于宏观物体:

在物理学中,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其描述是: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其实静止可以理解为速度为零),直到有外力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由于运动的物体能量是保持不变的,所以沿直线运动所需时间最短,这也可以说明最小作用量原理是适用的。

我们经常看到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等等,也听说过测不准原理,其实对于非物理专业的普通大众来说,量子可以理解成其中的一个实例:光子。量子是包括光子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统称。下面我以光子为例,说说最小作用量原理的应用。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