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怎样运用理解记忆

多年来一直强调政治课的重要,但现实生活中教师感到政治课难教、学生厌学的现象极为突出,这与政治课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和“升学应试教育”的思想严重是分不开的。目前,中学政治课中普遍存在着:死记硬背是个宝,平时不花或少花时间和精力,只要考前突击背诵就行了,这样可以“少投入,高产出,大大提高教学效益”。老师反复强调这一段是要背的,那一段也是要背的,把学生当作承受知识的“容器”或“仓库”,当作“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木偶”。这些现象已有很大改观,但老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仍很严重。死记硬背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严重影响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我不反对必要的记忆背诵,但应引导学生去思考、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去记忆基础知识。学生是教学对象又是学习主体,只有这个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了,才可能学好政治课,也才可能培养和发展能力。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呢?即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怎样运用理解记忆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呢?对此我进行了一些探讨。

记忆对人的实践活动有重大作用,记忆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良好的记忆力对学生学习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没有良好的记忆,学习就不可能是连续的、积累的实施过程,也根本不可能掌握各门科学知识。运用理解记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力,突出了理解对于记忆的意义。在教学中力求使学生从顺利的理解并抓住它们之间的联系。这种方法可使学生体会到最好的记忆方法是理解记忆,而理解记忆的关键是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抓住这条线,记忆就可以一点到另一点,达到最佳水平。正如柏拉图说过:“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①列宁也指出:“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②要采用多种记忆方法,对已学的知识加强记忆和理解,使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为提高能力和觉悟奠定基础。

科学的记忆方法既可以提高记忆效果,也是良好记忆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年的教学中我摸索出一套比较可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记忆力关键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多一点启发,少一些灌输,真正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下面我就谈一谈几年来我是怎样运用理解记忆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的。

一、 图解法

从名称上就不难看出图解法即利用图形来分析或演算的方法。图形直观又形象,便于理解和记忆,在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大有益处。

例如:在讲解“资本主义剥削的特点”这一难点也是重点问题时,学生不易理解,也难于记忆,采用理解记忆法既可以收到良好的理解记忆效果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为了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必须理清思路,把握四个环节:1、从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基础入手;2、揭示资本家同工人之间的“契约自由”和“公平交易”这一现象;3、进而比较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剥削特点;4、最后剖析资本主义剥削工人的过程。在这四个环节中,前三个环节是为最终理解第四个环节作铺垫的。把握好这四个环节,整个教学就会在戳穿“公平交易”的神化——认清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揭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的清晰的思路中顺利完成。按照这样的教学思路,我安排了一道讨论题:工人干一天的活,拿一天的工资,干一个月的活,拿一个月的工资,资本家和工人谁也不亏,谁也不赚。讨论结束后,师生一起画了下面的线段图,从这幅图很容易看出(1)工人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工人所得到的工资;(2)剩余价值的含义是:除去工资由工人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3)资本主义剥削具有隐蔽性,隐蔽在资本家以契约(或合同)的形式使工人进厂以后的生产过程当中;(4)资本家就是靠无偿的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发财致富的这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从而帮助学生完整的理解本节课的问题。随堂检测这四个小问题也就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除个别学生需要老师结合图示提醒外,大部分不经提示就回答上来了。

工人新创造的价值

工资 剩余价值

再如:讲“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这个重点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化了一个三角形。然后让学生结合看书说出这四个箭头是什么意思。通过四个箭头,学生就会明白:1、封建社会土地是主要的生产资料;2、地主阶级占有绝大多数土地,农民没有土地或只有很少的土地;3、农民为了生活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4、因而,农民就向地主缴地租,受地主的剥削。因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也是农民受苦地主致富的总根子。学生只要记住这个三角形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地主 农民

土地

图解法的优点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直观易懂易记。当然,在初中政治课中适宜使用图解法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老师只要认真钻研教材就不难发现。

二、逻辑推理法

例如讲“国家是在阶级对立的基础上产生的”我首先引导学生复习私有制、阶级的产生,并且边复习边画图,最后很自然的推出国家的产生。

原始社会末期 金属工具的出现 个体劳动代替共同劳动

奴隶阶级

(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

私有制确立 贫富分化 阶级出现

奴隶主阶级

(标志:土地私有)

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阶级对立)

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很自然的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国家是在阶级对立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便于学生弄清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产生的过程,以及三者都不是从来就有的,都是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和阶级社会国家的本质及主要职能等知识点。当然可以利用推理法帮助记忆的知识也不少,只需老师仔细揣摩。

三、纲要信号教学法

纲要信号教学法又称“纲要信号”图示学法或结构图表教学法。始由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创用。该方法是把教学中要求记忆、理解的知识(符号、表格、关联词语、数字等)概括为简单的“信号”,以便于学生掌握的特殊形象为载体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实施步骤与要求有:

(一)认真钻研教材。教师必须分别从整体、部分及二者关系上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明了因果关系,明确重点、难点和特点。

(二) 精心设计图示。图示设计要求:讲究科学性。注意时间、空间、各要点的地位及各要点间的关系,各项目的排列组合要能正确揭示事物及现象的本质和逻辑关系,概括要全面、准确;简明易懂。符号、颜色、文字不要太多。内容不易过细,构图不能过难;富有情趣性。形式灵活多样。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