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李姓名人及历史人物

1. 李广:陇西成纪(甘肃秦安)人,善骑射。文帝时因击匈奴有功为散骑常侍。景帝、武帝时,任陇西、北地等郡太守。智勇善战。匈奴称之为“飞将军”,不敢犯边。

2. 李渊:即唐高祖。618-626年在位,陇西狄道(甘肃临洮)人。《旧唐书》称其“倜傥豁达,任性直率,宽仁容众,无贵贱咸嫌雀得其欢心”。

3. 李世民:太宗,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是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第二位皇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4. 李白: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二十五岁起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晚年飘泊困苦。其诗风格雄奇豪放,是继屈原而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留存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文如《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等。

5. 李鸿章:淮军军阀、洋务派首领。字少荃,道光进士。曾率军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曾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为洋务派首领。从19世纪60年代始,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并创建北洋海军,开办北洋水师学堂。洋务运动对近代文化的影响:洋务运动是近代教育的开端。要开始洋务运动,兴办洋务就必须要有精通洋务的人才,但是中国传统的科举制教育却远远无法满足洋务运动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就成了洋务运动进行下去的一项重要的举措。开办新式学堂,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共创办24所新式学堂,主要为翻译、工程、兵器、通讯、医务等培养新型人才,虽然学堂规模不大,但是依旧打破了古老的科举制度,培养了一批不同于传统的近代科技知识分子,一定程度上打通了社会文化风气,为后面科举制的废除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派遣留学生,为了更系统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向西方派遣200多位留学生,为洋务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西学知识的新式人才,一方面也对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准备了最初始的文化条件。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