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校简介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5:24:3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一所具有鲜明石油特色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以工为主,兼有多学科。学校成立于1953年,以清华大学石油系和化工系为基础,后汇聚了天津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部分师资,发展成为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在发展历程中,学校经历了多次变迁和升级,最终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这一名称下,成为了一所集“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并设有研究生院。
学校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南麓,总占地面积约为496.5亩。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3年创立的北京石油学院,之后于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高校,并在1969年迁至山东省胜利油田,改名为华东石油学院。1981年,在北京石油学院原址成立研究生部,1988年更名“石油大学”,1989年在北京恢复招收本科生。1997年,学校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0年,学校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划归教育部直属,并于2000年6月成立研究生院,2005年更名“中国石油大学”。2006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拥有11个博士授权的一级学科,45个博士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33个硕士授权的一级学科,151个硕士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工程硕士授权点涵盖20个工程领域。学校设有地球科学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语系、体育教学部、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等院系和研究院。学校还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北京市重点学科,石油石化等重点学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上形成了一定影响力。
在师资力量方面,学校现有教职工1178人,专任教师75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9人。学校拥有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计划的入选者。在科研方面,学校积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和特色技术,尤其是在油气成藏与分布、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与技术、油气井工程、油田化学与提高采收率、重质油加工、油气储运、石油石化装备等研究领域。同时,学校在非常规油气、新能源等新兴研究领域也取得了快速发展。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坚持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与116个省市区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全面合作协议,探索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学校与近60家石油石化企业合作,设立企业奖助学金,建立育才厅,签署“订单式”本科生联合培养协议,与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招收博士后,设立研究生工作站或联合培养基地,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2009年,学校与克拉玛依市联合建立工程师学院,进一步深化了政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的85所高校和多家公司建立了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交流合作关系。与国外大学或公司联合建设了5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并与厄瓜多尔基多圣弗朗西斯科大学联合建立了孔子学院。学校每年举办或参与近十场国际性学术会议,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水平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同时,学校也与中亚、非洲、中东等地区政府和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
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学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秉承石油文化传统,形成了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评估,获“单项奖”。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定信念、矫健步伐的石油英才,正向着“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迈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准则,重视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新思路、新途径,建立了一套以培养学生能力、素质为主要目标的培养模式。学校自1996年起在本科生中实行“两段式学分制”和主辅修制等教学模式,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数十个国外高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与合作。学校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是中国石油、石化工业高水平的科研基地之一,教师人均科研经费位于全国高校的前列,正在为创建特色鲜明、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扩展资料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1997年,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学校前身是以清华大学石油系为基础,汇聚天津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部分师资,于1953年创立的北京石油学院(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1960年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88年更名“石油大学”,2005年更名“中国石油大学”。校本部设在北京,下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两个分校。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