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图书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1:19:34
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的文献典籍遗产。在国务院和文化部的联合认定下,一批珍贵的古籍被列为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约6000部)和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超过100个)。这些文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以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深远影响。
河北大学图书馆有幸成为河北省唯一入选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首批入选的珍贵古籍共包含200卷,其中包括00820《玉海》等典籍,涉及辞学、诗考、地理考等多个领域,如《通鉴地理通释》、《周书王会补注》等,展现了古代学术的深厚底蕴。这些古籍由宋代王应麟撰写,元代庆元路儒学刻本,经过多次修缮和传承,至今仍珍藏于河北大学图书馆。
第二批入选的珍贵古籍共4部,总计135卷,涵盖了《史记钞》、《史记纂》、《欧阳文忠公五代史抄》和《石湖志略》等历史文献,均由明朝时期著名学者编纂,如茅坤、凌稚隆等人的作品,采用精美的朱墨套印本,如明泰昌元年和万历年间刻本,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研究意义。这些珍贵文献在河北大学图书馆得以妥善保存,供学者和研究者们研究与传承。
扩展资料
河北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21年,是法国天主教会在天津创办的工商大学附设的图书馆。1940年,全部迁移北疆博物院旧址。1943年,为纪念本校董事长龚仙舟而更名为仙舟图书馆。1948年8月,本校更名为私立津沽大学,本馆也随之名为私立津沽大学图书馆。1952年10月,更名为天津师范学院图书馆。1958年8月,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1960年7月,随学校更名而定名为河北大学图书馆。1970年12月,随学校迁至保定,位置在河北大学南院。
上一篇
北大青鸟是读一年半吗
下一篇
琼州师范学院什么时候成立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