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中小学校为什么要建立“八礼四仪”文化

1 理解学生,营造懂礼仪的氛围

教师以及家长都是学生的重要教育者,学生会受到他们很大的影响,他们的处事态度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在学生由于衣冠不整而被教师训斥时,要是学生长期处于这种批评的状态下,他们就会产生退缩行为,而如果教师在学生犯错时可以给予一定的理解,知道学生并不是故意这样的,通过温和提醒,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进而以后可以注意衣冠整洁,这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心理暗示教育,要比直接的批评效果更好。如果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失信于别人,教师就可以说明事实讲道理,让学生心里知道自己犯错了,进而进行反思[1]。如果学生的礼貌行为被教师发现,家长以及教师对其给予肯定以及称赞,那么他们就会自觉地加强这种优良行为,慢慢变成一个知礼懂礼的人。因此,在德育教育中,教师选择的教育方法很重要,教师需要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外部环境,当学生出现不正确的行为时,要通过正面教育,用自身的行为正确地引导学生,坚持发掘学生在“八礼四仪”中的优点,营造和谐文明利礼仪氛围,让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成长。

2 在具体细节中培养礼仪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还在形成的过程中,所以,教师更加需要注重对他们进行礼仪教育,把“八礼四仪”渗透到平日活动中。教师如果有时间就需要自己监督检查,如果自己没时间就要找负责人帮助检查,并且记录下来。小学生的自觉性较差,更加需要注重检查,多关注他们,这样他们才能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比如,在平日活动中,可以通过班级间学生借文具以及图书,来观察学生的“待人之礼”;在吃午饭时可以观察学生的“餐饮之礼”;在排队做操时可以观察学生的“行走之礼”等,教师要注意树立典型,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学习,还要适当地表扬学生。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