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如何理解印刻效应

心理学家把人的一生比喻成一只放出的风筝,它慢慢的升起越飞越高,但无论它飞到哪里,都离不开放风筝者手中那根线的牵制。一个人的童年的经历就是那根线,它会引导和影响我们的一生,影响着我们一生的幸福与发展。虽然我们许多心理特征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决定的,然后,从后天的角度来说,家庭与社会环境对我们的成长影响也是巨大的,人的幸福与否,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他成长的环境所决定的。为什么童年的经历会对人生有这么重大的影响呢?这源于生活中的一种“印刻现象”,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劳伦斯发现,刚出生的小鸡小鸭等小动物对它们遇见的第一个活动的物体会产生跟随行为(不管它是它真正的母亲或者父亲)哪怕它仅仅是个人或一只电动鸡等,并且在以后一直表现出对这个活动物体的偏爱和追随。他研究发现在动物个体生命的一个特定时期,由于遇到某一个特定刺激而建立的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那么劳伦兹再进行这项实验的时候,他让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鸭子不先看到母鸭子,而先看到劳伦兹自己,于是有趣的事情就发生了:劳伦兹在小鸭子面前走过的时候,后面就跟随着几只小鸭子,这小鸭子子把她当成母亲。后来他进一步研究发现小鸡小鸟都是这样实行的,而且这种现象在其他哺乳动物上也有所发现。一般小鸡小鸭的母亲印刻发生期在十到十六小时;小狗的母亲印刻观念期发生在三到七周,而且他发现动物在观念期不仅对自己的妈妈发生母亲印刻,而且对自己妈妈在小动物出生不久就离开的话也可能对其它动物发生母亲印刻。这就是为什么小鸭子会追随劳伦斯的原因。印刻现象说明了动物的早期经历对于它们一生的重大影响,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人的身上,“塑型影响”一旦形成,就会本能地,不知不觉地,不由自主地,不受控制地,稳定地在潜意识中发挥作用。他从这儿进一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人类婴儿出生过后,妈妈在关键时期没有陪伴孩子,那接下来,孩子可能对别的人或者其他的物体会产生母亲印刻的现象。那么这个再进一步发展出来的就叫依恋理论。心理分析理论以此的发现是,一个人在成年以后遇到的诸多心理上的不适,可能都源于儿童期。一位在成年后饱受焦虑症折磨的女士,她的童年也让人久久回味,因为是个女孩,奶奶爸爸都讨厌,妈妈也因生了个女孩被迫与爸爸离婚,3岁开始就知道自己是个多余的,从小在外婆家长大,外婆是个斤斤计较的人,对她的付出分的清清楚楚。13岁才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妈妈每天打麻将,从下午打到天明,每天晚上会在桌子上放5角钱是一天的早点钱,不准吵醒妈妈睡觉。这个女孩长大以后,有着严重的自闭症,几乎无法和人建立正常的关系,因为她对别人无法建立信任。心理学研究表明,大量的性格与心理上不适乃至心理障碍,都与童年经历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种观点,即“改变过去,然后塑造将来”,揭开自己神秘的内心世界,医治种种创伤,为自己确立新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