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中国高校江湖绰号的取名来源

一网帖详细列举了全国大部分高校的绰号,有的甚至一校多名。这些绰号大多是根据高校的地理位置、校园文化以及专业特色戏称而来。例如北京大学被叫做“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大学是“珞珈山综合职业技术培训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被称为“海淀种猪选育场”、华中农业大学则变成了“湖北农务学堂”,中国矿业大学被称为“侯山窝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新改名的湖北医药学院因为其学校采用的“毛体”而其中的“医药”二字近似于“酱菜而得名”。

“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请你相信我的情义并不假。”武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小陈正在校园练声房里唱歌,提到该校绰号“解放路连锁KTV”,他认为非常贴切。

有些高校的绰号来源看起来并不明显,不少该校学生都仿佛“雾里看花”。“‘徐东村幼儿园附属大’?是指我们学校吗?”湖北大学法学专业的学生张妮疑惑道,这个叫法就够奇怪了,被扣在自己学校头上更是莫名其妙。当记者提到该校的另一个绰号“武昌区中小学生家教培养基地”时,张妮表示也不贴切。“做家教的同学是不少,但不至于上升到培训基地的高度吧?”张妮说,两个绰号都不是该校的特点,可能只是网友的恶搞。

学生另取“贴切别名” 地处新屋熊附近的华中科技大学在网上被冠名为“新屋熊国立大学”,但该校学生自取的另一个别称“华中修道院”却更让大家津津乐道。 “我刚进校时就听师兄说起过这个绰号,不知道现在改了没有?”已毕业5年的莫志磊说起母校显得很怀念,他笑着回忆说,当年在华科上的第一课是“校规讲座”,老师讲的第一个案例就是非法结婚要开除学籍。“就因为这堂课,我四年没敢谈恋爱。” 莫志磊说,他曾经和师兄讨论过“华中修道院”的来历,大家都认为跟校园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关。

在网上被称为“华中科技大学管子工玻璃工搬运工学院”的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在学生中同样很没人气。“我觉得应该叫‘火车洞’大学。”该校大三新闻系的学生小陈认为这个叫法更加形象。“网上的叫法应该是指我们学校的机电专业、城建专业比较有名吧。”小陈说,虽然“有迹可循”,但他更喜欢同学们自创的“火车洞大学”。他告诉记者,学校最有特色的地方是校门:每年夏季下过大雨后,校门口就像个积满了水的窑洞,远远看去仿佛一个火车洞。“每次坐火车时,我都会想起母校的大门。”小陈说。

合称校名故事多 还有部分绰号是以多校合称的方式出现的。例如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合称为“华中高等情侣培养技术中心”,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和湖北工业大学则合称为“南湖农民工大学”。 “这个绰号肯定源于‘鸳鸯洞’。”武汉理工大学大四的学生张军(化名)解释说,在华师博雅园和理工大马房山校区东院之间有面墙叫“鸳鸯墙”,墙上有个人为挖开的洞,即同学们口中的“鸳鸯洞”。“大家都说这是给分隔两校的情侣专设的绿色通道。”张军笑称,华师因女多男少而被称为“广埠屯女子师范专科学校”,理工大则恰好男多女少,再加上“鸳鸯洞”作美,“华中高等情侣培养技术中心”便应运而生了。“我们班有9名女生男友都是理工大的。”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喻敏笑着说,她和男友也是在两校的一次联谊上认识的。“如今‘鸳鸯墙’被拆了,听说要建扇门。”喻敏说,这面墙承载了不少人的回忆,还有同学建议在其间建个人工河,再架座“鹊桥”就完美了。

相比之下,“南湖农民工大学”的来历就简单多了。湖北工业大学大四的学生小王认为,多年前南湖一带大都是农村,恰好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和湖北工业大学就在附近,三校各取一字就变成了这个称呼。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