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北大和清华为什么会“合不来”

北大在戊戌变法中应运而生,是从封建时代的太学、国子监演变而来的,她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清华建立于1911年,是用美国人退还的“庚子赔款”余额创建的,从较初的留美预备学校演变为大学。这些先天因素对后天个性必然产生影响。在历就曾有“北大老、清华洋”的说法。北大历来以文理学科为主、以基础研究见长,重学而不重政、重道而不重势、重学而不重术,可以说是北大的传统。

  蔡元培认为,学与术可分为两个名词,学为学理,术为应用。文理二科,专属学理;其他各科,偏致应用。治学者方可为“大学”,治术者只不过是“高等学校”。他虽然也说过要学、术并进,但实际上看不起应用学科。

#p#副标题#e#

  在北大,重理学轻实学、重科学轻技术、重基础研究轻应用研究的办学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上世纪50年代初高校院系大调整之后,北大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大学,文科由文史哲当家,理科由数理化当家,工程技术类学科和偏重应用的学科大多被剥离出去。而清华基本上成了一所工程技术大学,理科保留了一点,而哲学和人文社科类的学科统统被剥离出去。北大、清华的这种学科特点也必然影响到各自的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尺度。如果说科学的使命侧重于认识世界,那么工程技术的使命则侧重于改造世界。北大和清华不仅有“异”,而且有“同”,在本质上有着许多相通之处。

  这两所大学都鲜明地体现着中国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都充满着追求真理、崇尚知识、珍视人才、关爱学生的大学精神。

  北大的“兼容并包”与清华的“厚德载物”,北大的“敢为人先”与清华的“自强不息”何其相似!

  追求卓越、争创、志向远大、锐意创新、功底扎实、注重后劲等等,这些都是北大和清华共同的办学思想。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