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鹰校友寻访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21:03:04
上世纪八十年代,蔡鹰在湛江二中求学,那里的学习氛围良好,但与现在不同,考大学并非唯一出路。考上大学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国家的贡献,并非像现在那样全民关注。老师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报考,但当时的升学率只有7%左右,因为学校注重精英教育,符合那个时代的现实。老师对所有学生都关心,不只是成绩好的。
蔡鹰选择中山大学,因其在广东享有盛名,而且学校的文化和人文环境丰富,能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比如古树、古建筑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这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大学生活扎实,与现在的学习模式有别,蔡鹰回忆起大四在材料科学研究所的经历,那里的严谨学风和曾汉民教授(后来的校长)的引导对他影响深远。
他认为,大学生应珍惜大学时光,明白学习是首要任务。不能玩乐耽误学业,要有严谨的态度对待专业,同时拓宽视野,如理科思维在管理等其他领域都有价值。如果不喜欢专业,可以尝试转换,但必须尊重所学。大学生活充实多样,但学习始终是核心,不能成为书呆子。
毕业后,蔡鹰在湛江水产学院(广东海洋大学的前身)工作,见证了学校的成长。他欣慰地看到,海洋大学经过合并和发展,如97年与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合并,以中大、华工为支撑,以南海为战略中心,不断壮大。尽管工作的专业与本科不同,但他发现管理方法与专业思维密切相关,强调专业对口并非唯一。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