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戊戌变法维新派创办了什么学府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1898年到1912年间所使用的名称。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近代以来,为挽救民族国家危亡,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声疾呼变法自强,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京师大学堂就是在戊戌维新运动中诞生的。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正式宣布变法。诏书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7月3日,光绪批准了由梁启超代为起草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最早的学制纲要。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它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省学堂。9月21日爆发戊戌政变,百日维新失败,而大学堂以“萌芽早,得不废”,但举步维艰。

京师大学堂在慈禧太后大开绿灯之后,不但被保留了下来,而且还得以继续筹建。于是,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日(1898年11月22日),将地安门内马神庙空闲府第改建而成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遂即进行了首次正式招生。终于,京师大学堂于光绪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九日(1898年12月31日),首次正式开学。这标志着我国从此就有了第一所近代化的高等学府——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成立以后,京师大学堂即成为中国唯一官方最高学府和官方教育行政机构,加上各方最优秀之士子大部份均投身京师大学堂,从职能、学统等方面均显示出京师大学堂与国子监之间的传承,因此不少学者皆认为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是中国太学的唯一正统继承者。1948年,胡适在《北京大学五十周年》一文中说:“我曾说过,北京大学是历代的‘太学’的正式继承者”。除胡适之外,冯友兰、任继愈、周培源、季羡林、萧超然等学者教授也曾经表示同意北大“太学渊源”之说,甚至有人提出北大的校史应当提前一、两千年。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