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聘用制干部是什么意思

1. 聘任制干部,亦称合同制干部,指原不具备干部身份的人员,如自费毕业生等,因具备一定学历和专业能力,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后,可办理聘任制干部手续,在聘期内享受干部待遇。

2. 工资方面,聘任制干部应较固定工和合同制工人为高。此类干部需通过考试取得身份。

3. 中国人事制度历史上不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均分为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改革开放后,逐渐按单位性质实行不同的人事政策。

4. 国家机关实行公务员人事制度,企业人事控制趋向宽松,唯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尚在改革中,背景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5. 聘任制干部基本条件为30周岁以下,职业中专以上学历,思想好,业务能力强,身体健康或已参加工作,且在工作中取得中专(含中专)以上学历、年龄35周岁以下者,可申请办理在职聘任制干部手续。

6. 办理聘任制干部手续所需材料包括:本人户口和身份证原件、学历证书原件、两张一寸照片、人事档案或待聘证。

7. 办理程序包括填写聘任制干部审批表两份(补办手续者还需填写转正定级表)、单位聘用需加盖单位公章、缴纳就业手续费、签订个人代理的委托人事代理协议书两份。

8. 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聘任制公务员以合同形式聘任、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涉及国家秘密的职位不实行聘任制。

9. 聘任制公务员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德才兼备、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管理。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导下级公务员管理工作。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