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员编制和教学编制有什么区别吗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0:44:29
高校实验编制与教学编制区别如下:
1、职称的不同:实验编制职称为实验员、实验师、高级实验师;教学编制职称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2、待遇方面的不同:教学编制要比实验编制高,实验编制的工作量(课时数)也比教学编制大。
3、考评标准不同:职务评定过程中,承担了部分实验室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可参照教师职务评定条件参评;而专业实验员原则上只能依据实验员技术职务系列参评,一般不进入教师系列的职务评定。这就像学校校医一样,他们的职务评定不能依据教师职务系列参评,只能参照医生专业技术职务条件参评。
4、转型过渡不同:关于实验员职务与教师职务能否相互过渡问题。凡担任学校实验员工作以前是教师的,其以前所具有的职务级别可通过转评方式,转为实验员职务系列里相对应的职务。而以前是实验员的,原则上不能转为教师系列相对应的职务。
扩展资料:
一、按照财政供给,事业编制分为全额、差额和自收自支事业编制。
1、全额: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除乡镇卫生院外,全部使用全额事业编制。全额事业编制,是指工资经费全部由财政供给的事业单位使用的事业编制。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只承担公共服务职能,没有收费职能和权力,只能由财政全额供给,因而使用全额事业编制。乡镇卫生院是因为基层医保力量的要求,划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但多数乡镇卫生院属于差额事业单位。
2、差额: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大多数属于财政差额供给的事业单位,所使用的事业编制称为差额事业编制。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都或多或少承担收费或者中介服务职能,由于行政事业性收费制度改革,大多数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但收费职能性质并未发生改变,只是单位由差额变成了全额供给,也可以说依然是差额,但差额部分为0%。
有些人理解,单位过去收费,现在不收费了,或者收费不能养活自己了,就应该是公益一类,这是错误的,因为单位性质未发生变化。
3、自收自支事业编制:这类编制要取消,而且从2014年开始许多地方因为上级机构编制部门不给备案,已经全部取消。其它地方取消的时限是2020年底。这类编制使用类型按说是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其实许多全额、差额事业单位都在用,管理比较混乱。我有专门文章和好几个问答都说过这类编制,有兴趣可以翻翻。
二、按照单位是否参公,又分为参公事业编制和非参公事业编制。党群团、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及公益一类参公事业单位中,单位参公的称为参公事业编制,公益二类和剩下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未参公的叫非参公事业编制。这种划分只是习惯称呼,没有什么严格依据。未参公前叫非参公,明天参公了就可以改叫参公事业编制,很不严肃。
三、教育专项编制:事业编制的一种,专供中小学校教职工使用。
四、按照岗位,分为管理事业编制、专业技术事业编制、工勤事业编制。事业单位采用岗位制,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相应岗位使用的编制,也可以按岗位称呼。同样也是习惯称呼,没有什么严格区别。聘用制管理,人员可以转岗,转到什么岗位称呼随之改变,也不严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业编制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