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九栋十八井的历史文化

九栋十八井的历史文化

九栋十八井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马头镇潭石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九栋十八井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建成横三栋、纵三栋,名谓九栋,共有一百六十六间房屋;每三栋各有六口天井,共为十八井,故称九栋十八井,是广东韶关一座保存尚好的三百岁客家围屋

九栋十八井围屋规模庞大,布局严谨,外观雅致,工艺精细,雕饰精美,是新丰境内保存较完整的客家围屋,具有较大的历史、建筑工艺等研究价值,2012年列入新丰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发展历史

九栋十八井始建于清康熙初年(一六六零年),至雍正初年竣工,历时八十多年。它的创建者为该村温氏开基先人、清朝初期曾任布政使司的温可中。后来温可中的两个儿子也做过朝廷的六品官。因一家人中三个人都做过六品官,所以当地有“三世六品”的典故。

据温氏后人口碑资料,当时,温氏家族在邻近的河源等地购置有二百多公顷良田。而他们建起的这座九栋十八井大宅院也成为方圆百里规模最大、最宏伟的建筑。

九栋十八井建筑用地约五公顷,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很有气势。建成横三栋、纵三栋,名谓九栋,共有一百六十六间房屋;每三栋各有六口天井,共为十八井,故称九栋十八井。

它的整体平面基本上是一个大的椭圆形,接近现代的田径体育场,但比体育场要大得多。中间主体部分为房屋建筑,屋前为长方形禾坪,再往前是半月形池塘,屋后是半圆形的山坡或林地。

据了解,温氏族人从九栋十八井建成之日起,就一直在围屋内安居乐业。九栋十八井也一直保存有许多宝贵的文物资料,可惜在文革时大部分被毁。从新中国成立至今,该围屋共培育出二十多名大学生。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