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历史沿革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3:12:46
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55年,至今已有近七十年的历史。该馆馆舍面积达1.4万平方米,现有职工64人,拥有6个部门,对外服务口共计12个。丰富的馆藏资源,包括近344万册(件)的图书,其中纸质藏书146万余册,电子资源197万余册。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还自建了多个数据库,提供全方位的文献信息服务,并与多家图书情报机构实现资源共享。
图书馆网络环境建设领先,拥有千兆光纤接入、百兆到桌面的高性能网络支撑环境,以及先进的基于J2EE的跨平台三层系统架构。现有服务器33台、计算机116台、光纤存储5TB、DAS存储1TB、交换机7台,网络信息点730个。
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自主研发的现代电子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MELINETS)被评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图书馆在“十五”期间自主研发的数字图书馆集成系统部分已应用于图书馆实践。
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提出了“立体三角”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图书馆是教育部CALIS编目中心首批命名的中文联合编目B+级成员馆,书目规范控制工作在全国高校图书馆中处于领先位置。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办馆经验受到图书馆界和有关媒体的好评。
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提供丰富多样的文献信息服务,全天候提供网上数字信息资源服务。图书馆注重人性化、开放式服务,实行藏、检、借、阅、管一体化服务模式,并开展新生入馆培训、举办各种展览、推荐名著阅读、实施素质教育等活动。图书馆还牵头组织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开展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
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在战略地位方面,参与全国或北京地区重要的图书馆学术机构与团体,如中国图书馆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全国通信电子类高校图工委、北京高校图工委等。全国通信电子类高校图工委秘书处、北京高校数字图书馆研究会秘书处、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秘书处、北京市高校文献保障系统(BALIS)馆际互借管理中心均设在这里。
“十一五”期间,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将通过完善自动化系统和数字图书馆系统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加大引进信息资源的力度,提高人员素质,深化信息服务,在通信和计算机领域提供全国一流的信息资源服务,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图书馆将努力成为信息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多科性、特色化、研究型、开放式的现代化图书馆。
扩展资料
北京邮电大学具有“信息黄埔”的美誉,而其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具有鲜明的邮电通信和电子学专业特色,尤其是世界上一些享有盛誉的电信专业书刊收藏较全,在全国堪称第一。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