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岩潜山的储层类型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9:19:26
储层的分类原则有很多,依据基岩潜山储层所在储油气圈闭的成因、形态及储集层特征等,可将基岩潜山储层的类型划分为3个亚类。
(一)残丘型基岩潜山储层
即形成的油气圈闭是残丘圈闭。前古近系和新近系基岩随地壳的抬升长期暴露地表,经历了长期风化剥蚀;由于岩性、气候和地表水活动的不同,会造成出露的潜山差异风化,形成地形上的残存凸起,即残丘型潜山(地貌潜山)。残丘型潜山形成以后,于古近纪被埋藏,进而形成了如今的潜山全貌。根据组成残丘圈闭的储层岩性及时代不同又可分为3种。
1.残丘型太古宇变质岩储层
储层为变质岩系,即由太古宇形成的残丘型潜山,储集空间主要是裂缝,其次是溶蚀孔洞与微孔隙。这类储层主要分布在王庄油田、滨南地区的滨233含油圈闭及单家寺的单古2含油圈闭、郑29含气圈闭、单66含油圈闭等。
2.残丘型下古生界灰岩储层
储层是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储集空间是孔隙、裂缝与溶洞,属风化壳淋滤带。在剥蚀面以下100m储集性能往往变差。如分布在平方王古近系潜山披覆构造带的滨188和滨78寒武、奥陶系含油圈闭内的储层。
3.残丘型中生界砂岩储层
如垦利潜山,其储层是中生界上侏罗统,在古近纪为湖中岛,后沙三段灰色泥岩覆盖其上,形成丘圈闭。储层为上侏罗统风化面附近的一组渗透性含砾砂岩。
(二)断块型基岩潜山储层
前古近系和新近系总体为单斜构造,后期被断层复杂化,也可以说水平岩层或垂直岩层由于断裂作用使断块产生掀斜所致。胜利油区的断块山大部分为多层结构,据储层类型及层位,又可分为4种。
1.断块型中生界碎屑岩储层
储层由中生界砂、砾岩组成;盖层通常由古近系非渗透性砂、砾岩或沙三段泥岩组成。其典型实例是义北油田的大部分中生界油藏、孤南油田孤南2块的孤南2-10、孤南2-11等中生界油藏;桩西油田、埕岛油田的中生界含油圈闭也属于此种类型。
2.断块型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
组成上古生界断块山圈闭的储层是太原组与山西组细粒石英砂岩及白云质砂岩,因后期次生成岩作用强烈,石英次生加大和镶嵌结构比较普遍,因此砂岩致密坚硬,储集物性较差。组成圈闭的盖层是上古生界剥蚀面以上的古近系沙河街组—孔店组泥岩;局部盖层则是上古生界泥质岩;侧向封堵层通常由孔店组组成。典型实例是义和庄油田991潜山的石炭-二叠系油藏,大王庄油田的上古生界含油圈闭或区块。
3.断块型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
储层是寒武—奥陶系石灰岩的风化壳淋滤带,储集空间类型繁多,可归纳为裂缝、溶洞、孔隙3大类,非均质性强烈。组成圈闭的盖层多数为上石炭统本溪组底部泥岩,有的则由沙四段—孔店组非渗透性砂砾岩或东营组泥岩作盖层。侧向封堵层通常是由石炭系、中下侏罗统及沙三段泥岩等组成。典型实例分布在义和庄、套尔河、垦利油田的下古生界、平南油田、埕岛油田等。此外,孤岛油田孤古4奥陶系含油圈闭、罗家油田罗古2含油圈闭、沾4潜山义古15下古生界含油圈闭的储层亦属于此种类型。
上述的多层结构潜山圈闭,例如991潜山、垦利潜山等,往往具有多种类型的储层,既有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和上古生界碎屑岩,还有中生界碎屑岩储层。
4.断块型下古生界潜山内幕储层
储层并非是风化壳淋滤带,而是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在断层的侧向溶蚀及断层张裂作用下形成的储集空间。其典型实例是义和庄古近系潜山披覆构造带的沾4潜山、义古79寒武系石灰岩储层。
(三)断褶山型基岩潜山储层
在褶皱基础上形成的古潜山又被断层切割而复杂化形成断褶山。此类储层在胜利油区内分布局限,比较肯定的是沾化凹陷的桩西潜山储层及车镇凹陷的富台潜山储层。前者储集空间主要为构造裂缝与古岩溶带,后者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二者都存在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