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写错字怎么破
- 培训职业
- 2025-05-07 00:56:47
昨天的第一张看拼音写词语,全对的7人,错1—2个的12人,其他同学要求重新练一张。
一大早,学生就来交改错,我检查后,告诉她:昨天我要求写出错的原因,你没写,于是她就拿了笔,顺手写上:大快!读得懂吗?我来帮着“翻译”一下,学生是想写:“太快”,意思是说自己写错的原因是因为做的太快,可是少写了一笔,把“太”写成了“大”,自己一点儿都没有意识到。
而重新练了一遍的,今天交上来我一判,只有12人全对。还有的同学,第一次没写错的字,第二次反而写错了。瞧这正确率!无语。
为什么做不到全对?为什么同样的错总是一犯再犯?这两个事例能说明一二吧。
——不重视、不用心!对于对错不敏感。
曾经有一个读者向我大吐苦水和困惑:
“孩子对考试特别不重视。甚至判断题都当成填空做。应用题不读题。直接拿数就列式。家长看着她做她基本都会,知识性的漏洞不大。她的学习态度特别让我头疼。她觉着考试分数高低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为什么孩子会觉得考试分数高低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联系到我们班里的字词问题,为什么学生总是一错再错?
——因为出错没有后果。因为考试分数高低,家长的反应都一样。
肯定有家长站出来不服气了,我们怎么反应不一样啊?我们一看成绩不好,就着急、就批评他,嘴都说破了,他答应得挺好的啊,下次还是错。我们都愁死了!
恕我直言:您愁死了,孩子知道吗?孩子看见了吗?孩子明白吗?您采取什么方法、措施了吗?
其实有一个办法很实用,用我们经常说的话就是——“简单、粗暴、有效”。
想让孩子写字不出错,
一要在学的时候认真学习,学正确;二要在出错的时候,把错误扼杀在摇篮里。
初学的字,要仔细观察、专心听讲、认真书写,尽量留下正确的第一印象。以后在练习、使用和考试的时候,尽量不出错,如果出了错,就要想尽办法杜绝反复出错。
怎么杜绝?要让孩子难受,付出“代价”,就好像:把手伸到火炉上,会烫、会疼,于是以后就不敢再把手放到火炉上了。怎么让孩子感到难受呢?——惩罚!
我知道肯定又有人要跳出来说了,惩罚什么啊?孩子要多鼓励!对孩子要有耐心。还是孩子呢,出点儿错不正常吗?
正是因为家长的这种态度,所以孩子才总是出错,不该错的也错,周而复始,无法杜绝。往严重了说,养成了对错都无所谓的坏习惯。
惩罚和表扬是教育中的两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就像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一样,就像是手心和手背一样,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可能只用一种。
惩罚也不就是打骂,而是代价,是孩子犯不该错的代价——可以是减少孩子的玩耍时间,可以是不让孩子看想看的书,可以是周末的活动减少一次……
孩子出错,当然不是不可原谅,毕竟学习的过程,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就和计算除法的时候,试商一样。但是不尽力、不认真、无所谓,甚至从开始学习的时候,就不仔细观察、不认真书写,一定不可原谅!如果总是出错,总是犯相同的错误,那一定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否则任由错误发展下去,就有了惯性,想写对也不会了。
也许有家长朋友会觉得,老师怎么那么不近人情啊,有些小错完全可以照顾一下孩子嘛!OK!我肯定会对自己的学生心存爱护,完全理解孩子的不容易,适当照顾一下当然没问题。可是,统考的时候呢?换校阅卷呢?中考、高考的时候,电脑阅卷呢?那时候,谁来照顾、理解咱们的孩子呢?一点错误、半分之差,可能就是天壤之别、名落孙山啊!规则就是规则,不能、也不该通融!
这就是我给字词总是出错的同学开出的“药方”,也是我对那位读者,以及和她一样,孩子有类似问题的困惑者,给出的回答。不求人人认同,但求引起思考。
上一篇
商州区中考成绩出来了吗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