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请问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应该占地区GDP的百分之多少,谢谢

丹麦 面积4.31万平方公里,人口516万,日尔曼族的丹麦人占97%,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官方语言为丹麦语,讲英语也相当普遍。首都是哥本哈根,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丹麦位于欧洲北部,是波罗的海出入北海和大西洋的必经通道。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工业是丹麦国民经济主体,石油开采、造船、化工、电子仪器、食品、纺织等部门居重要地位。船用主机水泥生产设备、助听器、啤酒、酶制剂和人工胰岛素等产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丹麦农业高度发达,在世界一流农业国中享有盛誉,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居世界先进国家之列。猪肉、奶酪和黄油出口量分别居世界第三和第四位。它还是世界最大的貂皮生产国,欧洲第二大渔业国。 丹麦战后初期以出口农产品为主,目前则以出口工业品为主。主要贸易伙伴是西北欧和美国。 瑞典 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居欧洲第四,人口约890万,90%为日尔曼族瑞典人,通用瑞典语。国教为基督教路德宗。首都斯德哥尔摩是北欧最大的城市,人口170万。 瑞典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在木材、造纸、电力、冶金、机械等领域均有一定特长。在出口产品中,工业产品占82%,工业企业以中、小型居多。瑞典拥有大量世界驰名的公司:富豪公司、爱立信公司、瑞典通用电气公司(ABB)等。 瑞典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居西欧前列,粮食、肉类、蛋、奶制品不仅能够自给,还有部分出口。森林面积占其国土面积的64%,全国每年林木增长量可达8500万立方米,誉称"欧洲锯木场"。 瑞典实行"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各类学校的教育经费全部从政府财政中支出。著名的大学有乌普萨拉大学、隆德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默奥大学、卢利奥高等学校等。 瑞典经济为外向型经济,工业生产的一半以上用于出口,不少大公司出口率达80~90%。中瑞两国于1950年建交。1997年中瑞贸易总额为18.7亿美元,瑞在华投资项目299个。 挪威 面积38.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40万,98%为日尔曼族挪威人,3/4的人口生活在离海不到15公里的地带,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1%,北部广大地区无人居住。挪威语为官方语言,基督教路德宗为国教。首都奥斯陆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挪威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海岸线异常曲折,沿海岛屿达15万个;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北纵贯全境。挪威属海洋性气候。内地山区则气候寒冷。 挪威跻身于当今世界上最富裕国家之列,人均发电量居世界第一位;90%的渔业生产供出口;石油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挪威著名的景点有奥尔内斯教堂、霍尔门科伦山、海盗船博物馆,首都奥斯陆市区的人体雕塑公园、市政厅、赫尔姆伦跳台、滑雪场、及距城220公里的利乐哈默。奥斯陆是1994年冬奥会的举办地,也是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地。 典型北欧风光 挪威誉称为"万岛国"、"半夜太阳国",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自然风光。 芬兰 面积33.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10万,93%为芬兰族,居民的86%信仰基督教路德宗,10%信仰东正教,芬兰语和瑞典语为官方语言。首都赫尔辛基人口50万,素有"波罗的海明珠"之称,芬兰境内有大小湖泊18.8万个,占国土面积的10%,素有"千湖之国"之称。 森林工业和金属工业这两大支柱产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0%;造纸业和船舶制造业有很高的水平。近十几年来,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如诺基亚移动通讯电话公司已举世闻名。 1.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北欧的国际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位于前列的。北欧四国——挪威、芬兰、丹麦、瑞士的人均GDP都高高地列在世界前20位以内,并且排名均在日本之上。而北欧训练有素的人才、安定的社会环境、技术革新等在世界范围内备受赞誉。在产业上,北欧也从早前轴承制造等传统工业中成功转型,如今的北欧在汽车、IT、医药品等诸方面建树颇丰。瑞典除了有沃尔沃汽车、通信业中的爱立信之外,还有宜家家居、成衣品牌H&M等,而这些都是在全球范围内很有竞争力的品牌。在全球的手机市场占了最大份额的诺基亚则更是芬兰的骄傲。 2.高福利、高负担国家。北欧诸国的高福利、高负担是众所周知的。在这些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很充实,但是另外一方面,国民的纳税负担也很重。例如,在丹麦,国民负担率(税收和社会保障费用在GDP中所占比率)超过了70%(日本2007年的预算是39.7%),并且消费税高达25%。然而,负担虽然高,却有超过七成的国民对这一制度感到满意。因为在缴纳高额的税金之后,他们能享受到充实的福利。例如在瑞典,国家负责提供经济保障,省里负责医疗,而市村镇则负责教育和福利。体现在具体的数据方面,国家将49%的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省里将71%的预算用于医疗,而市村镇则是将80%的预算都用在了福利、教育方面。通过实施这样的地方自治制度,国家、省、市村镇各司其职,把充实的社会保障落到实处。 3.人才机制先进。在丹麦,每个教师负责教授的学生人数平均为10.8人(日本为19.6人),丹麦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居世界第二位,瑞典居第六,而挪威居第九。另外,在瑞典,平均万人拥有的诺贝尔奖得奖者居全球最高。在这四个北欧国家中,原则上到大学毕业都是免收学费的,所以出了社会的人想要再回到学校也很容易。因而这四国国民的学习达成率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4.女性的社会参与度高。由于国家小、劳动力不足,并且政府机构比较大,给女性提供了很多工作机会,所以北欧国家中,女性的社会参与度很高。瑞典的国会议员中有45.3%是女性,有6岁以下的孩子但是在工作的母亲占到78%,而日本的这一数字仅为35%,管理人员中有31%是女性,而日本仅为10%。挪威甚至通过法律形式规定,从2008年起,上市公司的员工中女性必须要达到四成以上,否则就取消其上市资格。在两个瑞典家庭中看到的福利国家的实态 住在瑞典南部乌普萨拉(Uppsala)市的兰德格瑞夫妇,丈夫是法律顾问,妻子是公务员。两人月收入为10.2万瑞典克郎(约合170万日元)。这是比较高的收入了,但是40%以上要作为税金缴纳出去。 “虽然税率确实很高,但是与之相应,孩子的抚养费、教育费、以及健康保健方面的费用都是由政府机关负担的,所以纳税后的收入依然足够支付生活费用。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夫妇两个人如此表示。孩子的教育费直到大学都是免费的,晚年以后则可以领取养老金。所以在瑞典,很少有人节衣缩食进行储蓄。而这对夫妇每月存5000克朗是为了在假期能够去旅行。 另一个家庭中,艾丝科是大学的在读博士生。和丈夫离婚后,她独自抚养着三个孩子。作为博士,她需要参加大学里的本科授课等工作,相应地也每个月从学校领取2.1万克朗的薪水。纳税后大概还剩1.5万,而每个月的生活费要超过1.4万。但是,每个月她还从政府领取三个孩子的儿童补贴,并且第三个孩子有额外补贴。这些加起来后,除了足够支付生活所需外,还可以在每个假期带着孩子们在国内探亲访友,四处旅行。 在照顾孩子方面,早上上班之前她把孩子送去市办的托儿所,下午四点下班以后再去接回来。孩子如果生病的话,她可以不去上班,领取75%—80%的薪水,带孩子去看病或者在家陪伴孩子。而一般的病基本上也不会需要支付任何医疗费。对于艾丝科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为一个工作着的母亲,即便她待在家里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也要保证她能够获得收入。”这一点政府做到了。所以她认为:“虽然国家的税率很高,但是正因为有这样的制度,所以我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独自一人养育幼小的孩子。” 然而,在考虑到将来时,她也抱有不安。“因为从生第一个孩子开始,已经持续很长时间没有能领取全额收入了,所以到现在为止自己所积累的退休金积分并不多。”为此,她每个月都会存300克朗作为将来的养老金。北欧模式带来的启示 以北欧为代表的福利国家有着许多相似的结构特征。 在高龄化趋于定型后,对于福利产业的需求就变得很大。而在北欧的这些国家,由于促进了福利产业的发展,使生产和需求保持了一致,所以很少出现失业者。在幼托和看护等福利领域,女性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也能推动了女性的就业率和社会参加度。而由于幼托服务作为社会的基础服务设施被确定了下来,生育率的下降就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福利产业作为社会保障被提供给国民的同时,作为实施者的政府部门的作用也随之增加,这其实是容易带来效率低下的风险的。而北欧则通过彻底的“分工化”成功地避免了这一风险。例如在前文中提到的那样,瑞典的福利和教育是专门由市村镇负责的,与之相适应,市村镇的工作中心也全在福利和教育上。北欧国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由于他们都是一些“小”国家,所以在政策的实施上比较灵活。丹麦就被称为组合了“柔软性”和“安全性”的“柔安国家”。在世界平面化的进程中,福利国家还只是一个“变数”。我们所推崇的瑞典,其人口只有东京的一半。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日本的条件与这些北欧国家存在着太大的差异,无法在日本推行北欧模式。但是,当我们在全国一条线地推行同一政策却遇到阻碍后,是否意味着以地区为单位,因地制宜地推行各地改造政策的时期到来了呢?如果从地区来看的话,北欧离我们并不遥远。例如,瑞典的人口和大阪基本上是一样的,而丹麦的GDP和神奈川县与本州西部的5个县相近。这样来看的话,那么北欧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北欧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进入了高龄化,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们就一直致力于高龄化问题的解决。并且在此过程中创造出了北欧式的智慧和经验。从北欧身上,我们应该学些什么,对于他们经验和智慧我们又该如何应用呢?摆在我们面前考验就是,对于北欧模式,我们应该如何借鉴,以及我们是否有勇气去应用它呢?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