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九大知识板块

第一单元:叙述

叙述身份与视角:小说的叙述身份决定了故事的讲述方式。《我的叔叔于勒》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展示了一个成人世界的复杂与不可理喻,体现了现在进行时叙事的特点。叙述视角分为上帝俯瞰与凡人眼光,前者如全知视角,后者如有限视角。全知视角下,叙述者了解故事的全部,如《项链》;有限视角下,叙述者仅了解部分情节,如《桥边的老人》。

叙述人称:叙述人称决定了叙述者与故事的关系。第一人称提供真实视角,第二人称增加亲切感,第三人称则保持客观性。《万卡》巧妙结合这两种人称,通过第三人称叙述万卡的悲剧,第一人称讲述他的遭遇,展现其内心世界。

叙述腔调与节奏:叙述腔调反映了叙述者的情感、个性与身份。《墙上的斑点》采用意识流叙述,而《桥边的老人》以客观描写为主。叙述节奏快慢取决于情节,如概括性叙述时节奏快,细致描写时节奏慢。

第二单元:场景

场景描绘:场景是小说的基本单位,包括人物、事件与环境。场景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使小说情节丰富。场景可以是大场景或小场景,公共场景或私人场景,展现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格。

场景功能:场景在叙事中承担多项任务,如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推动情节、揭示人物性格、作为象征等。现代小说的场景更加模糊虚幻,为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第三单元:主题

主题探索: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涵盖宽泛的母题,如“生与死”、“爱与恨”。母题具有客观性,主题则带有主观倾向。主题的复杂性与矛盾性要求小说家深入思考,揭示其深度和多义性。

主题类型:思想性小说关注社会与人性,如《丹柯》;故事性小说以情节吸引读者,如《一千零一夜》。主题的选择和开掘需深入“当下”的“永恒问题”,并具备高度的思考与艺术处理。

第四单元:人物

塑造人物:塑造人物需贴合其性格特征,通过心理描写和言行展现其内心世界。人物类型包括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前者性格复杂多变,后者性格单一鲜明。在长篇小说中,主要人物为圆形人物,次要人物为扁平人物。

第五单元:情节

情节构建:情节是故事发展的主线,包括故事与情节的区别。情节的生发来源于矛盾的存在,其摇摆性赋予小说魅力。情节运行的动力来自突发性事件和危机爆发,结尾的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是小说的常见结构。

第六单元:结构

谋篇布局:结构是小说的框架,涉及长篇与短篇的处理。传统小说以线性结构为主,现代小说结构更为多元。结构“常”与“变”体现在情节推进、情绪勾连与材料组织上。

第七单元:情感

情感表达:情感是小说打动读者的关键。小说通过情感的细腻处理,展现人性的复杂和丰富。情感在小说中可以成为主题、基调、线索或结构张力。

第八单元:虚构

虚构与真实:虚构是小说的核心,它基于生活的真实,创造艺术的真实。小说家的“说谎”并非道德问题,而是艺术创作的手段。虚构的目的是为了表现艺术的真实,而非事实的真实。

第九单元:补充知识

结构特点:小说结构多样,如单线、双线、一波三折式、欧·亨利式结尾等。制造波澜的方法包括悬念、误会、巧合、陡转等。相关高考题型涉及情节、人物、主题、结构和情感的分析。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