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课外活动设计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课外活动设计的主要原则有新生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兴趣、特长;注重学生的平衡发展,兼顾全面发展与特殊能力的培养;重视游戏和自由活动。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虽然都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课外活动在活动内容、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上等又不同于课堂教学,因此,又具备了它自身的特点。

自主性:

课外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以外进行的活动,组织者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可随时随地的经常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外活动有时是学校或校外教育机关统一组织的活动,还有很多时候是在学校或校外教育机关的指导下。

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实际的需要,自愿地组织、选择和参加的活动。这样,不仅能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使受教育者的才能、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有利于受教育者的优良个性品质的培养。

灵活性:

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状况等来确定。活动规模的大小、活动时间的长短、活动内容的选择等都可以灵活掌握,没有固定模式,生动活泼,灵活多样。

实践性: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课堂教学中,受教育者可以获得知识,培养思想品德,提高审美能力等。在课外活动中,受教育者有直接动手的机会,在其亲自参与、组织、设计的各项实践中,获得了实际知识,提高了思想品德和身体素质,各方面的能力都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发展。

课外活动实施的基本原则为:

(1)自愿性和自主性原则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自愿地选择他要参加的活动,选择他要读的书,自由自主地进行学习和活动。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2)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课外活动不能只注意培养少数“尖子生”,应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教师要善于在课内外观察、了解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发现、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让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爱好,自愿地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其兴趣和特长。

(3)实践性原则活动性、实践性是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课外活动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实践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动脑、动手和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亲自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品质。通过实践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科学性和教育性原则科学性,就是指课外活动的内容是科学的,观点正确,健康向上的。活动的形式、方法也是科学的,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教育性,指活动要富有教育意义,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5)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开展课外活动不能千篇一律,必须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不同地区由于经济的发展程度和文化的差并,以及同一地区不同学校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等差异,都决定了课外活动的开展要因地因时制宜。

(6)形式、方法多样性的原则开展课外活动,要按照活动的目的、内容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和活动方法,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创造一个优化的环境和条件。这是课外活动的一个重要特色。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