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篇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5:31:26
【 #课件# 导语】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学目标、内容、任务、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精心制作的教学资源。课件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语文学习提供动力。下面为大家准备了三份关于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塞翁失马》的课件,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塞翁失马》课件篇一**
【教学目的】
1. 知识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语和成语,理解寓言的寓意;
2. 过程方法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充满睿智之光的我国古代寓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设想】
通过朗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理解寓言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寓言的寓意。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3分钟)
1. 成语抢答:学生看图说成语,比赛抢答。
2. 导入新课:介绍寓言的特点,引出《塞翁失马》的学习。
二. 初读(6分钟)
1. 学生齐读课文,要求字正腔圆。
2. 老师范读,学生再读,要求读出抑扬顿挫。
三. 再读(8分钟)
1. 通文意: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小组合作学习。
2. 析情节:概括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四. 研读(15分钟)
1. 提问题,探寓意:分组合作讨论,探究寓言的寓意。
2. 联生活,谈体会: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寓言给自己的启示。
五. 积读(5分钟)
1. 背课文,积成语:比赛列举含“马”字的成语。
六. 总结:强调寓言的寓意,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变化。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塞翁失马》课件篇二**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学会翻译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
2. 培养学生对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难点】
对“祸福相倚”的认识,即在一定条件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的哲学思想的理会。
【教学重点】
学会用多种方式读懂文言文,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方法】
1.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 多种有效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内容切合实际,精简实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学习新课、深入地读、布置作业。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塞翁失马》课件篇三**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学习文言文的起始阶段,初一学生接触文言文较少,缺乏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兴趣和信心在很大程度上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因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寓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虚语。
能力目标:翻译课文,学会分析故事所蕴涵的辨证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会寓言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在生活中积累智慧。
【教学重点】
积累重点实词虚语,掌握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式、探究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读准确,通文意
三、再读——读通畅、知情节
四、三读——想道理、明寓意
五、四读——整体把握、加深理解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积累巩固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