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荆门市后港中学历史沿革

沙洋县后港中学,于1956年建立,始称荆门第三中学。这所学校坐落在长湖之滨,沙洋县后港镇,其文化融汇楚长林与鹤川书院。

初创时,学校仅设初中班4个,学生248人,教职工14人。1959年学校更名荆门后港中学。1971年增设高中班4个,成为包含16个班级的完全中学,1978年列为湖北省重点中学,1984年改名为荆门市后港中学,1990年调整为三年制普通高中,1992年晋升为副县级学校。

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从初创时期仅有初中班4个,学生248人,教职工14人,到1990年调整为三年制普通高中,共有教学班15个,学生1674人,教职工107人。在90年代中后期达到鼎盛,2007年共有39个教学班,2289名学生,教职工168人。

校舍建设也经历了发展。初创时期,新修了五间教室,借用了后港小学的三间教室。文革前期,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校舍得到相应发展,80年代,学校建设得到较大发展,建成了学生宿舍楼、教学楼、教工宿舍楼等。90年代至2010年,学校迅速发展,建成了教工宿舍楼、实验大楼、学生公寓等设施。学校总面积达到150余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1083万元。

教学设备逐渐完善。文革前,理化生仪器仅能供教师演示之用,图书近5000册。恢复高考后,主要充实了实验室,购置了教学挂图,80年代开始逐步增加投入,完善教学设备,购置投影机、理化生实验器材等,添置了教学图书、电教器材、体育、音乐器材等。

人才培养方面,1956年至1986年累计培养各类人才6933人,其中初中毕业生2775人,高中毕业生3227人,升入大专院校242人,升入中专79人。1986年至1997年,学校培养高中毕业生2992人,升入大专院校1661人。2001年至2010年,累计考入本科的有2570人,专科的有1817人,艺术的有220人,特长生110人。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