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安徽文化·十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丰富多样的古代遗址

安徽文化·十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丰富多样的古代遗址

80年代,在和县陶店乡汪家山龙潭洞发现的人类化石共十三件,被定名为“和县猿人”,年代距今约二十万至二十八万年。同时,还发现了一批动物化石和骨器、角器等文化遗物,以及使用火的遗迹。

在巢湖市岱山乡银山村的溶洞中,出土了一块猿人枕骨化石,鉴定时代距今约三四十万年。后来,又发现了较完整的猿人上颌骨化石,年代距今约二十多万年,被命名为“银山猿人”。

在宣州市水阳江口向阳窑厂,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文化遗址。石器采用单面撞击法打制,简单粗糙,以大型石器、砾石石器、砍伐石器为主,与北方旧石器有显著差异。

濉溪县城东南的石山孜遗址为新石器早期遗址。从大量陶片来看,陶器均为泥质红陶,无纹饰。

潜山县河镇乡永岗村的薛家岗遗址,发现了房基、灰坑及墓葬一百多座,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等。其中,石刀呈长方形,扁而薄,刃部平直锋利,近背钻孔,刀孔数不同,但均为奇数,最多者有十三孔。陶器以黑皮陶和黑陶为主,有特色的器物包括罐形鼎、带盖的釜形鼎、算珠状或竹节状柄的盘形豆以及单把实足鬶等。

肥东县上派镇东的古埂遗址,发现了大量陶器和石制生产工具,陶器以红陶为主,晚期黑陶明显增多。还发现了一处长方形房址,是安徽省首次发现的较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房址。

宿松县程岭乡王湾村大塔山北的黄鳝嘴遗址,发现了墓葬十七座,陶器、玉器、石器一百四十余件,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定远县七里塘乡袁庄村北的侯家寨遗址,出土了大量器物,一些陶器底部刻划有不同形状的符号。

含山县城西北的大城墩遗址,共分五期,一期相当于大汶口文化中期,五期相当于西周时代,内容丰富,可见淮夷族文化特征。

含山县花岗乡凌家滩村北,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墓地,表明五千年前当地已有较高的原始文化。

绩溪县镇头西北部宋家村的胡家村遗址,出土有石镖、花纹瓦片等新石器时代实物。

霍邱县城南的红墩寺遗址,出土了自新石器时代到西周时代的大量文化遗存,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亳州市东的钧鱼台遗址,是一处原始社会村址。亳州市东南的青凤岭遗址,也是一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有生产、生活用具出土。

亳州市区西北的傅庄遗址,下层属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时期,上层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但又有地方特点。

临泉县城西的老丘堆古遗址,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一些生产和生活用具。

太和县城北的倪邱集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殷墟遗址。

萧县花甲寺村的花甲寺遗址和灵璧县城东北的三山西麓的三山蒋庙遗址,均属新石器晚期遗址。

安庆寺白泽湖乡的张四墩遗址,年代跨度由距今七千至五千年的母系氏族公社后期直至商代。

肥东县阚集乡大程村的大城头遗址和龙城乡仓村的大陈墩遗址,为新石器时代至殷周时期的文化遗址,在后一遗址中发现稻粒结块,很有研究价值。

安徽各地还有一些古城遗址。凤阳县临淮镇的春秋时期钟离子国故城遗址,城墙为黄土夯筑,层厚三十厘米。

六安市区北的古城北乡,有两座古城址东西对峙,相距仅三百米。西城址现存南北长四百七十一米,东西宽二百二十九米,厚约二至五米,其下出土遗物年代为春秋至汉代。

濉溪县西南的临涣古城,始建于春秋时代,秦汉时加高城墙,元以后荒废,城址呈方形,东西长一千一百五十米,南北宽一千四百零九米,城高七至十五米,基部宽三十五至五十米,上宽三至八米。

战国时曾作为楚国都城的寿春城遗址在寿县城郊,总面积二十六平方公里,城内有数条整齐划一的纵横水道,将城区分为十余个矩形区域,城内有明显的中轴线、宫殿区集中在城址北部。

肥东县龙城乡龙城村的秦汉浚遒县城址,东、铅烂西、北三面有三至四米高的土垄,为城墙倒塌后所形成,南面可辨识城垣旧址,长六百米,宽四百二十米。

合肥市西十五公里的鸡鸣山东麓有三国合肥新城遗址,南北长三百三十米,东西宽二百一十米,由十余个高土墩绵亘相连成长方形。

休宁县万安镇东郊古城岩顶,有隋末农民领袖汪华的“汪王故宫”遗址。

寿县古城墙是国内现存唯一的宋代古城墙,四周环连,呈方形,周长七千一百四十七米,高三点六至五点七米,顶宽四至十三米,厚近七米,砖壁石基,灰浆垫筑。

宿松县趾凤乡白崖山上有一城堡,为片石所筑,周长四公里,高丈余,相传建于元末。

凤阳县城西北隅的明中都遗址,是一处最大的古城遗址。明中都原有外、中、内三道城,外城周围二十五公里,中城为皇城,周围六点五公里,内城为紫禁城,周围三公里。现只有原紫禁城部分遗存较多,尚存奉天殿、文华殿、武英殿基址,午门墩台保存最好,门洞内白石须弥座上面饰满各种动物、花纹图案的浮雕,造型生动,做工精细,在国内实属罕见。

安徽各地还分布着一些古代墓葬遗址。南陵县葛林乡千峰、官洲两村的一片丘峦上,分布着西周至春秋时期当地土著人的墓葬,平地起堆,一墩一墓,现发掘三百二十座,出土原始青瓷器、几何印纹硬陶器等文物四十余件。

在屯溪机场也曾发掘了八座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墓葬,无墓穴,无葬具,无骨架,从中出土了大批原始瓷器和印纹硬陶器,还有青铜器和石器。

舒城县孔集乡九里墩村发现的春秋墓葬,结构为土坑竖穴,东西长八点六米,南北宽四点四四米,出土随葬品一百八十三件,其中青铜器一百七十余件,以错金铭文“蔡侯递之用戟”的蔡侯戟和铸有一百五十多字的青铜鼓座最为珍贵。

寿县朱家集有一处战国时期楚王墓,1933年遭盗掘,盗出的铜器、石器、玉器约一千件,1938年再遭盗掘,盗出的铜器、石乐器和祭器约一百五十件,现安徽省博物馆藏有第一次被盗掘出土的文物七百件,其他博物馆亦有少量收藏,另外一些已散失海外。

寿县城西门内发现一处蔡侯墓,系正方形土坑竖穴墓,设有墓道,南北长八点四五米,东西宽七点一米,出土铜器、陶器、玉器、骨器、漆器、金器等五百八十余件,初步推断墓主为蔡昭侯申。

长丰县三和乡徐洼村发现有战国墓葬,占地五千八百四十平方米,墓脚下曾发现车马坑。

阜阳市郊罗庄村发现一处西汉墓葬,系土坑竖穴墓,墓口南北长九点二米,东西宽七点六五米,墓道宽四点一米,深四米,出土有竹木书简以及天文仪器、漆器、铜器、铁器、陶器等二百六十余件,经考证为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之墓。

宿县蕲疃乡东墓山上有一处名为“九女坟”的东汉墓葬,墓内建筑分为四组,紧接甬道有两进墓门过道,后为一中室,中室北为一耳室,再后为两间墓室,其中中室四壁有十四幅画像石刻,平底剔花,布局对称,内容有歌舞、宴饮、祈祷、车马出行等。

长丰县小孤堆乡蔡圩村有一处俗称“袁氏孤堆”的东汉墓葬,占地二千七百五十六平方米,有坟丘多处。

亳州市南郊有曹操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