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论语 六则解释题目

一、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 不亦说乎 说:_______________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_____________ 殆:________________

3. 是以谓之“文”也 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

4. 默而识之 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温故而知新 故:________________新:______________

6. 学而不厌 厌: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吾尝终日不食 尝:_______________

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________________

9.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逝:________ 舍:________________

二、 说明下列句中的“而”的用法。

1. 学而时习之 2.人不知而不愠 3.温故而知新 4. 学而不思则罔

5. 默而识之 6.学而不厌 7.择其善者而从之 8.敏而好学

属于顺接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转接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本文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学习方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填空

1. 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五个成语: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_____

2.《论语》的“论”读_______,它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书。

3.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论语六则》是 的记录,是 之一。孔子,春秋末期 、政治家、 。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人不知而不愠( )(2)学而不思则罔( )

(3)是以谓之“文”也( )(4)三人行( )

3.翻译句子。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5.选文哪些话是谈学习态度的?哪些话是谈学习方法的?

6.如果给本文另加个题目,你觉得应该怎样加?

【1.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儒家经典;思想家、教育家 2.(1)怨恨,心里不满(2)迷惑不解(3)因此(4)不是确数,是几个的意思 3.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要改正。 4.不耻下问、诲人不倦、不亦说乎、温故知新等 5.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 6.孔子谈学习(孔子论学)】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