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藩置县的举措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22:28:29
明治2年6月17日(1869年7月25日),日本政府曾通过版籍奉还(日本语:はんせきほうかん)、改革藩制。“版”指土地,“籍”指户籍(人口),版籍奉还就是要诸侯向政府交出对土地和人民的封建领主所有权,促使藩体制解体。
为消除封建根基,明治新政府继续改革行政结构,废除藩,设置县。版籍虽然归还了,但藩主仍是藩的行政官,而且藩主仍旧控制着征税和军令的权利。这离中央集权的国家尚有很远的距离。
1871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在萨、长、土三藩合作下,调集一万兵力于东京,并由西乡隆盛、木户孝允、板垣退助、大隈重信等掌握政府中枢,而后召集在京的各藩知事,命令废藩。由此,府藩县三治制废除,成立东京、大阪、京都三府和三百零二县。原为旧藩主的知藩事,其家禄和华族身份得到保证,本人移居东京。各藩的年贡移交政府,债务也由政府承担。中央任命府知事掌管东京、大阪、京都三府,县令治理各县,以代替知藩事,使权力集中于中央。
同年11月,实行所谓改置府县,对府县进行统一、废除、合计共设三府七十二县。结束了日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
岩仓使节团的副使伊藤博文访美时,曾在旧金山发表演说,他一边想着奉还版籍和废藩置县,一边洋洋得意地说:“欧洲废除封建制度需要进行长时期的战争,而日本滴血未流、一弹未发就废除了封建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虽废掉各个藩盟,但长州藩 萨摩藩 肥前藩 土佐藩,这四大藩帮的藩主,依旧有着极高的政治话语权,甚至于裕仁时期,长州藩在当时的日本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一篇
大学体育考试有哪些项目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