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软体动物种类

软体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包括海水、淡水及陆地。已知约130,000种,仅次于节肢动物。其复杂结构和完善的机能显示由环节动物演化而来,趋向于静止的生活方式。软体动物通常覆盖有各种贝壳,故又称为贝类。因壳的美丽、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且捕获容易,人类自上古渔猎时期就已利用它们。它们在食用、药用、农业、工艺美术等多领域有广泛用途,但也有部分种类有毒,可传播疾病、危害农作物、损坏设施,对人类构成威胁。

软体动物分为腹足类、双壳类、头足类、多板类、无板类、掘足类、单板类等8个纲。腹足纲与双壳纲有淡水种类,腹足纲还有陆生种类,这两个纲占据了软体动物95%以上的种类。头足纲、多板类、无板类和掘足类均为海洋生活。腹足纲的贝壳呈螺旋状,壳口大多具厣,头部明显,有眼及触角,内脏团呈螺旋形,左右不对称,多为卵胎生,有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期。双壳纲身体侧扁,左右对称,具2片贝壳,头部退化,足部发达呈斧状,鳃呈瓣状,神经系统较简单,约有30000种。头足纲分为原始种类、具外壳种类、无壳种类,头部发达,足特化为腕和漏斗,神经系统复杂,约有756种。

单板纲体呈蠕虫状,无贝壳,体长一般在5cm左右,具腹沟,全部海产。多板纲身体扁平,背面有8个覆瓦状排列的贝壳,梯形神经系统,间接发育,全部海产,约有600多种。无板纲为原始种类,体长一般在5cm左右,细长或肥厚,头不发达,足退化,全部海产,约有300种左右。单板类被认为是已灭绝的一类软体动物,直到1952年在深海发现了生活的新蝶贝,使得单板类再次引起研究兴趣。新蝶贝体长0.3~3cm,具有一两侧对称的、扁平的楯形壳,或矮圆锥形壳,壳顶指向前端,具有齿舌、鳃、肾及肌肉的重复排列,说明它们的原始性。新蝶贝为深海生活,对生态及发育了解有限,但其楯形壳、爬行足、头化不明显等特征,支持了单板类可能是现存腹足类、双壳类及头足类祖先动物的观点。

尾腔纲体成细蠕虫状,头与躯干可区分,体后端有排泄腔,其中有一对羽状鳃。无石灰质板及贝壳,但被有角质并带有石灰质针状棘的外皮。生活在较深的软泥底环境海域,如毛皮贝。

扩展资料

亦作mollusc。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Mollusca),是除昆虫外歧异最大的类群,约75,000种。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