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我们期末考试要出《左传》中的文言文阅读题大家有没有现成做过的例题或提供些信息

齐侯(指齐景公)至自田(田,打猎。这里指打猎的地方),晏子侍于遄台(齐国地名。遄音chuán),子犹(即梁丘据)驰而造(到)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醋)醢(音hǎi,用肉、鱼等做成的酱)盐梅以烹鱼肉,燀(音chǎn,烧煮)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增加,添加)其不及,以泄(减少)其过(过分,过重)。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进言指出)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犯,违背),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鬷嘏,音zěng jiǎ,祭祀)无言,时靡(无)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玉上的斑点,这里指缺陷)。’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译文】

齐侯从打猎的地方回来,晏子在遄台随侍,子犹驱车来到。齐侯说:“唯有梁丘据跟我和协啊!”晏子回答说:“梁丘据也不过(与您)相同而已,哪里说得上和协?”齐侯说:“和协跟相同不一样吗?”晏子回答说:“不一样。和协如同做肉羹,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禾烧煮。厨工加以调和,使味道适中,味道不够浓就增加调料,味道过浓就减少调料(一说加水冲淡)。君子食用它,内心就平静。君臣之间也是这样。国君认为可行但其中有不可行的,臣下献言指出它的不可行部分而使它完全可行。国君认为不可行但其中有可行的,臣下献言指出它的可行部分而去掉它不可行的。因此政事平和而不违背礼仪,百姓没有争夺之心。所以《诗》说:‘有着调和的羹汤,已经告诫厨工把味道调得匀净。祭祀时神灵来享而无所指责,上下也都没有争竞。’先王调匀五味,谐和五声,是用来平静他的内心,完成政事的。声音也像味道一样,是由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而互相组成的。是由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而互相调济也。君子听了它,内心就平静。内心平静,德行就和谐。所以《诗》说:‘德音完美无瑕。’如今梁丘据不是这样。国君认为行的,梁丘据也说行;国君认为不行的,梁丘据也说不行。如同用清水去去调济清水,谁能够吃它呢?如同琴瑟专弹一个声音,谁能够听它呢?不应该相同的道理就是这样。”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