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九疑山日记作品赏析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8:40:01
徐霞客在丁丑年(1637)三月初十,经过浯溪,接着行至永州、双牌、道州、江华等地,最终在三月二十四日踏入九疑山。他在九疑山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直到四月初二离开宁远进入蓝山。期间,足迹遍及紫霞岩、玉琯岩、飞龙岩、三分石、永福寺旧址、舜陵等地点,共历时8天。其中,他在紫霞岩洞中停留四晚,在三分石山上露宿一晚。
徐霞客对石灰岩洞情有独钟,深入紫霞岩洞,用火光仔细观察、详细记录,探究洞内水流的来源与流向。他选择住在岩洞中而非民家,利用空闲时间观赏瀑布、寒冷时烤火取暖,饥饿时煮粥充饥。他为探索自然山水的奥秘,不惜历经艰辛,坚定不移。在寻找三分石的过程中,多次迷失方向,花费了大量时间,最终在风餐露宿中到达。前人曾误传三分石“东南之水下广东,西南之水下广西,西北之水下湖广”,而徐霞客来到三分石下的涧谷后,才明白三分石之所以得名,是因为“石分三歧”,即石上部分叉成三峰。这一发现解决了地理学上的一项难题。
扩展资料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中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散文家。中国以旅行为毕生事业的第一人。1587年1月5日(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出生在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马镇南旸岐一个没落士绅家庭。祖父以上四世均有文名,父亲徐有勉隐迹田园,母王氏豁朗节俭,能“贸布以易糈”。徐自幼聪慧过人,好读书。15岁博览祖遗“绛云楼”藏书,特好古今史籍、地志图经,萌远游五岳之志。18岁,父亲受群豪欺侮,忧愤而死。他决意不应科举,不入仕途,遍游名山大川。
上一篇
淀怎么读拼音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