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招生政策是为谁制定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22:00:17
?这个问题可能好多人都没有思考过,本文就来为您剖析。近几年,湖南省娄底各县市区的初中毕业中考时,可以自愿选择娄底范围内的每所学校。看起来,这是人本主义的一种体现,是一种合乎民意的改革,应该值得称颂。但是,细究政策出台的缘由及政策所产生的效果,却不得不为政策所造成的结局感到担忧,不得不为政策的受害者鸣不平。 假如你是家长,你会把孩子送到除本地和娄底城外的县市去读高中不?肯定不会。那么,这个政策是为谁而制就可想而知了。说明白一点,那就是政策是为娄底城区各校而出台的。纵观娄底城区,乃弹丸之地,每年初中毕业生只有区区几千人,而高中学校(包括普高职高中专)招生计划却达上万人。城区那么多生源缺口怎么堵?好办!允许娄底城区的学校到其他县市招生就行了。于是也就出台了所谓的“人性化”、“人本化”招生政策。 这项政策的出台,确实是保障了娄底城区各校的生源。只是苦了娄底城区附近县市的高中。农村高中大部分是一些薄弱学校,本身还需要政府的扶持才能生存。现在倒好,不但不在政策上对他们实行倾斜,反而在制订政策时对这些薄弱的农村学校进行围追堵截,把他们逼入死胡同。 长期以来,高中招生就是按区域招生,各县市在本县市内适度调节。娄底城区高中学校布局明显不合理,决策者不反思自己,却把因城区高中布局不合理所产生的恶果由薄弱的农村学校来承担,是所谓“刮了别人的肚板油,敷了自己的闹疮子”。这样做,使城区学校兴旺发达了,农村学校衰败了,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到底是教育改革的成功,还是教育改革的悲哀?改革改出这样的“成果”,不知决策者是否心安理得?是否没有内疚感和负罪感?
下一篇
中国哪些地方要用日语教材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