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杜甫的登高被誉为古诗七律之一请从押韵和对仗

杜甫精通各种诗体,在绝句、律诗与古体诗上皆有非凡的成就。为“五七古”与“五七律”诗歌的创作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登高》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由于“炼字”与“对仗”水平高超,由于寓情于景、叠词的运用和不着痕迹的夸张,兼具强烈的个人情感而被后人推崇至极。清代诗人杨伦称其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明代诗评家胡应麟,认为该诗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登高》是一首律诗。律诗比较讲究押韵与对仗。格律的限制,就像无形的枷锁,给诗人作诗带来了极大的限制,一首律诗要想写得好,不光要有精当的描写与抒情,更要符合格律的要求。

从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自由度”来看:古体诗创作的“自由度”大于绝句,而绝句创作的“自由度”要大于律诗;同为律诗,五言律诗的创作的“自由度”又要略大于七言律诗。所以,杜甫的这一首《登高》,恰好是“最不自由”的七言律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还。”全诗的第一联,第一句中的第一个字“风”对第三个字“天”。第二句中第一个字“渚”对第三个字“沙”,然后第一句的“猿啸”又与第二句的“鸟飞”相对。对仗之工整、精巧、世所罕见。并且表达的意思,也是自然连贯的。

再看第二联中的第三、第四句,“无边落木萧萧下”对“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对“不尽”,“萧萧”对“滚滚”。后面第五、六句的“万里悲秋常作客”与“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的“万里”与“百年”,又与第三、四句的“无边”、“不尽”遥相呼应。

从对仗的角度来考察杜甫这一首七律,不仅出句与入句相对,同一句中前后相对,颔联(第三、四句)与颈联(第五、六句)也相对。而普通的律诗,一般能做到出句与入句对仗就很好了。

《登高》不光在对仗上精当巧妙,并且押韵也下了功夫,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音韵美。再加上意象开阔,情景交融。无从格律上还是诗意上看,都是当之无愧的七律第一。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