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中下游是如何划分的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21:33:01
黄河,这位中华母亲河,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位居世界第六。它的流域被划分为上、中、下游,划分标准是河流的地理特征和泥沙含量的显著变化。上游,自黄河源头至内蒙古托克托河口,约3463千米,这个区域由于黄河流经高原,水多沙少,是黄河清水的主要来源,尽管泥沙汇入总量仅占8%。
托克托河口,位于大黑河与黄河交汇处,是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大黑河从大青山流下,带着丰富的养分,滋养了沿岸的肥沃土壤。然而,随着人工渠的建设,如今再也难以见到大黑河逆流汇入黄河的壮观景象。托克托河口古镇,曾是古代重要的贸易中心,繁华一时,但清朝末年的战乱使其逐渐衰落。
中游的划分从托克托河口至河南郑州荥阳桃花峪,约1234千米,这一段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特别是晋陕峡谷段,泥沙量巨大。桃花峪是中国地势的分界点,标志着黄河从山地进入平原,中游与下游的区分在此。桃花峪下游,水流平缓,河床增高,形成著名的“悬河”特征。
桃花峪以西,广武涧曾见证过楚汉争霸的历史,刘邦与项羽在此对峙,以鸿沟为界。广武涧两侧,分别有汉王城和霸王城,见证了古代战争的残酷与历史的沧桑。黄河从桃花峪到出海口,是其旅程中泥沙沉积、河床抬高的重要阶段。
上一篇
如何赏析文章~~~~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