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线段教学反思(通用3篇)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5:31:59
画线段教学反思(1)
“画图”对学生而言是个难点,学生从未接触过这样的画法。因此让学生练习画“增加”或“减少”的基本图形是有必要的,也是为新知的学习作好铺垫。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在交流、对比、说理中让学生体会到画图也要考虑到合理性,从细微处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例题中呈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通过画示意图,可以把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直观地展示出来,凸显了画图的优点。教学时,教师应首先出现纯文字的问题,当大多数学生感到有困难时,引导学生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比较使画图的策略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觉需要。通过尝试画图、指导画法、借助示意图理解题意、体会画图的优点、借助画图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等活动,帮助学生切实感受画图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探索并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突出解决问题的“中间问题”。教学中要强调合作、交流,同时始终把独立思考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既重视知识技能训练,又注重发展数学思考。
画线段教学反思(2)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应用画图策略。本节课中,教师尽力做到以下两点:1)教学过程中始终保证时间让学生尝试画一画,这样不仅让学生发现画图策略的清晰明白,看到几种情况的画图的相似与不同,而且使学生画图的意识加强,技能也上一个台阶。只有掌握熟练画示意图的技能,才能在解决问题中发挥它的价值。2)引导学生在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同时,发现规律,整理出方法都是通过画线段图策略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引导过程,内化策略,帮助学生实现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从思维训练到数学表达的升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策略意识。教学中,教师也存在一些不足:1)在帮助学生理解“画图策略”价值存在的优越性上,没有适当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引发思维碰撞,进而深入体会并优化选择画图策略。2)在解决数量关系稍复杂的行程问题时,部分学生对如何画图、画图后如何利用图解决问题思路不清晰,这表明学生对策略的应用仍然停留在教师强加给学生的阶段。
画线段教学反思(3)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一节的数学知识基础是:倍的知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数学策略基础是:学生经历了完整的用纸条图表述题意的过程。在这样的基础上,通过数据的增大,产生了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必要性,从而让学生经历“画图整理信息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的完整过程,掌握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复习导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方法多样化优化体验、巩固应用拓展延伸四大环节。教学时,教师通过有价值的数学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空间和时间,以便于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积累数学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推理能力。首先,通过各种活动形式促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如个人小竞赛、独立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展示等。其次,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启动通过复习旧知减缓本节课教学重点的份量,分散突破教学重点。第三,通过设计不同内容、不同范围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活动,积累数学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最后,通过关键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整体化的认识、更深层次的思考,以及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检测学生对借线段图分析表述题意和通过线段图理解题意的能力和掌握情况。
整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经历完整的解题过程,借用线段图帮助分析表述题意的数学解题策略得到了很好的内化,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培养了数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小组合作用纸条图表述题意时,学生展示的纸条图正确但语言描述不足,交流环节处理纸条图分成一段一段贴的情况不灵活,影响了画线段图环节;个别学生在利用线段图表述题意方面仍存在问题,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必要的关注。
教育理想是新时代青年教师的追求,教师需要不断积累反思,提高课堂实效性,向高效的数学课堂迈进,实现夸美纽斯提出的“少教多学”的目标。
上一篇
教师教学反思心得
下一篇
无锡中考语数总分不达标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