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如下:

德育是现代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在生活的方方面约束自身行为,促使学生成为行为正、思想好的公民。

因此,教师讲解语文课程时,可以根据语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使学生深入明白做人做事的方式和道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提高教师对德育的认识程度

教师是学生的指路人,要想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渗透德育,首先需要教师对德育有一定的了解,明白德育包含的内容以及作用,这样在讲课的过程中,才能结合语文知识给学生进行深入讲解。

因此,学校可以不定期开展德育讲解会,邀请教育领域的专家给语文教师讲解德育,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德育。

另外,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语文教师召开研讨会,在会上让优秀讲课教师将自己德育教学经验进行分享,这样教师在参加研讨会的过程中,可以分析哪些教学方式适合应用到学生身上,积累教师上课经验。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德育

语文课程需要教师将教学和引导结合起来,在给学生讲解新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促使学生在自学中,领悟其中的德育内涵。例如,在“理想”中,教师可以通过疑问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自学的方向。

比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理想是什么?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理想?理想对人生有什么样的作用?然后教师可以把不同语文基础的学生,混合组成多个小组,让学生以合作探索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这样学生就会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就会明白理想对个人、国家和社会的积极作用,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适合自己的人生理想。

当学生将问题解决完毕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学生回答,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给学生讲解其中的德育内涵,帮助学生明白理想与德育之间的关系,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制定良好的人生理想目标。

但是每个班学生人数较多,每堂课不可能让全部学生都参与问题回答环节中,因此,教师可以每节课分批引导不同的学生进行回答,帮助学生养成课堂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3、丰富学科教学活动渗透德育

教师在语文课程上要培养学生思考、实践的能力,帮助学生实现高分高能高素养的学习目标。再加上初中课本中的文章内容有故事、现代文和文言文,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活动,将德育渗透其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观沧海”中,教师可以采用朗读比赛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乐府诗中的深邃内涵,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从而在生活里能够时刻将爱国铭记在心中,做一名爱国爱家的好青年。

为了调动学生朗读比赛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排名的方式激励学生,把学生分成多个集体,根据每个集体在朗读中的情感投入程度进行打分,并对排名第一的集体进行物品奖励,给学生讲解曹操的爱国情怀,提升学生德育素养。

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讲课,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讲解闻一多先生的事迹,以及他身上的闪光点。

如果学生在讲课中,出现闻一多事迹描述不清楚的情况时,教师可以站在学生角度进行询问,帮助学生深入探索闻一多先生的光辉事迹,从而学习中能够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精神应用其中,提高学生德育素质。

在“爱莲说”中,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讲课方式,把学生分成不同阵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情境表演。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