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初中生很叛逆和敏感。很多时候我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是事与愿违。把师生关系弄得很僵。怎么办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免不了有时骂人、打架、不完成作业、不遵守纪律等不良行为。当学生有不良行为时,教师应采取什么基本策略呢?

  ●坚持正面教育。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非打即骂,往往毫无效果,甚至更糟。首先应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讲道理等使他知道自己错在哪里,鼓励他改正。

  ●教育措施一致。教育学生切忌一个管、一个护;一个严、一个宽。那样会被学生钻空子,使教师失去威信,以致根本无法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一视同仁,赏罚分明,即使有不同看法可过后再说。

  ●多些理解和宽容。有时理解和宽容比训斥和惩罚更有力量。学生产生不良行为时,应在耐心批评教育后给予安慰,鼓励他振作起来改正错误,在他有好行为时要及时给予表扬。

  ●给予爱抚和关心。成长中的学生常需要教师的关心和肯定,对行为不良的学生不能讨厌,应该满足其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肯定的心理需求,这不仅能加深师生之情,也能使学生变得听话、懂事。

  ●满足归属需要。学生需要被人们所接纳,归属他所在的社会、家庭、班级和同伴群。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日常议事、制订计划及集体活动等,使学生充分感到自己是社会、家庭、群体中的一分子,并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从而严格要求自己,改正不良行为。

  ●发挥表率作用。教师应该时刻为学生做出好榜样,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