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说课稿范文
- 培训职业
- 2025-05-03 12:34:42
教材分析:
本章节属于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七单元,集中探讨乘法分配律,涉及乘法与加法运算。教材通过实际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采用不同方法求解。通过对比列出的两道算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并发现内在联系,进一步让学生举例并分析算式特性,从中揭示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达。练习环节则包括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延伸至其逆应用与类推到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有效深化乘法分配律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七册已学习加法、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具备探索与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经验。新知识虽在已有学习中有所体现,但未揭示规律。例如在计算长方形周长时,利用(长+宽)× 2,体现乘法分配律的实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
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并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设计理念:
基于学生已有知识与教材内容,本课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并应用规律解决计算问题。
教学主要流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展示例题:购买5件夹克衫与5条裤子,计算总价。借此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探索分析,得出规律。
1. 学生独立解答,比较两种方法,集体订正,理解两个算式计算过程。
2. 分析算式联系,形成共识:(65+45)× 5=65 ×5+45× 5。
3. 建立概念,通过类似算式,概括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
三、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1. 解答练习题,强调乘法分配律逆应用。
2. 完成练习,渗透简便计算思想,类推乘法分配律至减法。
四、课堂总结。
回顾学习内容与方法,强调乘法分配律及其应用。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