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还没有规则意识看什么书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6:46:31
一、从实际出发,明确行为要求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间还要和已经存在不良习性做斗争,因此在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应坚持渐进性、持久性和严格性。中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通过一系列的模仿那个、无数次重复、有意识的练习于坏习惯作斗争等过程中形成和培养起来的。叶圣陶说“……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的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他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到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表现出来,好的方法才能随时得到应用。
新学期开始后,新学生从原来的各个学校汇聚到我们新的学校,对心学校的好奇以及想在新学校重新树立榜样的心态交织在一块,学校就抓住这个时期叫我们抓紧对新生行为习惯的教育。我们地处偏远农村,学生来校读书的自带菜,遇到下雨天,迟到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学生因为怕耽误上课时间每天早晨五点左右就得起床,步行一小时甚或更多的时间来到学校,比起住校生而言至少少休息了一个半小时。于是学校给学生在没有收取任何费用的情况下提供住处。对于来自大山的孩子,本生甚或习惯就不是很好。再加之现在大部分学生都属于留守儿童,父母由于生活所迫都外出打工累维持生计的情况,学校在开学之初就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翻身九义校住校生管理条例》,ㄍ翻身九义校文明班级评比办法》《翻身九义校环保志愿者职责》《翻身九义校安全督察员职责》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同时我们每一周对班级文明习惯遵守情况进行评比,将一周中无迟到早退现象,遵守纪律好和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的班级评为“纪律流动红旗班级”,将卫生打扫和保持都好的班级评比为“卫生流动红旗班集体”,并纳入班主任年终工作考核。对规范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同学事迹突出的提出表扬并且进行奖励,对在学校安全、卫生方面做出表率的同学,学校在第二学期开学典礼上授予“优秀安全督察员”和“优秀环保志愿者”称号并做出物质表彰。没达到要求的班级和学生指明存在什么问题,并要求改正,在这种监督考核之下,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养成勤学、守纪、爱护环境、遵守交通规则、进行安全活动的好习惯。
二、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自我磨练,自我约束,加强修养而形成的,这就靠我们平时在班级管理中去培养。“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身教重于言教”,“桃李不言,下自成溪”老师的一言一行时刻都牵动着学生的神经,所以在平时的举手投足中,一个教师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习惯就会产生一股潜移默化的巨大教育力量。“正人先正己”我也时刻提醒自己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要先做到。站直、走路昂首挺胸、说话严谨,早睡早起、与学生同做早操。这样既让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拉近自己和学生的距离,对于自己的教学也有着有利的因素.当然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可能自始至终地“盯”着学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还要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以及同学们的监督。我们要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制度,让每个学生既是班级制度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大家参与班级管理,将班级制度触及到学生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我们学校大多数班级的《卫生制度》、《纪律制度》、《学生操行评比制度》,就是学生自己制定并遵守的,我们每周对照班级制度进行考核评价,对学生表现良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并在学生自己的操行分上加分,激励学生向良好的行为看齐。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在星期五的班会上有针对性地指出,使学生心服口服地改正不足,逐步从细微处形成了良好行为习惯。如我们学校的卫生行为习惯,一开始同学们没有这个意识,班级中有时桌凳摆放不整齐,教室里有垃圾,废纸,刚刚打扫的操场上有大块的废纸、塑料袋。究其原因不是因为学生打扫不彻底,而是保持不够。我们组织学生每天及时检查,发现后责令其打扫干净并扣除班级文明分,通过这种办法,一个阶段后,同学们养成了一个到校后首先看看桌椅放整齐了没有,地面是否干净,不乱扔杂物,看到杂物,还能主动捡起扔进纸篓,慢慢地好的卫生习惯养成了。同时其它行为习惯也逐渐得到改观。
三、指导学生“自我反省”实现行为矫正
有人说“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的好事难”。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在良好行为养成过程中,不是因为自己不想,而是常常会因缺少恒心,而行为反复。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平时要求他们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一日三省吾身”。平时要求学生坚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利用班会进行讨论,指出我们班级同学中哪些行为是有良好道德的表现,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并与自己进行对比,在自我反省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使学生懂得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源于自我控制,从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加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还让学生对不道德行为的危害进行评述,让学生认识到其危害进而及时进行行为矫正,改正不足。记得我所教的2009级2班、新生刚进校时,因为大多学生来自农村没有养成在楼上学习生活的习惯,学生乱扔垃圾、玩打,随地吐痰,往楼下扔脏东西等。结果导致班级纪律不好,环境也差。即影响学生的学习,健康,又经常被学校批评,为此我便利用班会课让学生讨论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好习惯,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行为,是不好的,是违反学校纪律的,通过自省,同学们自觉地纠正了不良行为,从而形成了好的习惯。
上一篇
初中生不自律怎么办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