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怎样一步步说服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21:46:03
分以下四步:
孟子首先巧妙地回避齐宣王所问的“齐桓,晋文之事”,并借机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
接着说明齐宣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
然后揭示出齐宣王之所大欲,并指出其愿望不可能实现。
最后归结到“保民而王”的主张,并阐述实现这一主张的具体措施。
孟子围绕“保民而王”这一思想,运用引例与设譬使论述生动而富有哲理、严谨而从容,既照顾到了齐宣王的身份,又扬己所长,阐明了自己的仁政思想。
相关评价
孟子从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来推断他能够保民而王,这是唯心观点,不是从当时社会的客观现实出发,是行不通的。制民之产即恢复井田制度,这是美化了的古代社会的农村公社,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孟子提出制民之产的建议,虽然是为了维护统治x级,但他关心人民物质生活,对当时在饥饿死亡线上挣扎的人民是深表同情的。他并且说,人民因冻饿而犯罪,它的过错不在人民而在统治者。
他希望人民分得田地,人人不饥不寒,老年人可以衣帛食肉,青年人有入学受教育的机会。这些理想,正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