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江陵县历史沿革

江陵县的历史沿革源远流长,自南朝刘宋时代起,江陵城因地处无高山而有陵阜之称,得名江陵。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置江陵,自此,江陵成为楚国的都城,连续四十多年为楚国的王都。秦末楚汉相争时,江陵曾为临江王国的首都。

公元前9世纪初,楚国君熊渠封长子为句亶王,句亶国的位置即后来的郢都。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将都城自丹阳迁至郢,至公元前278年,楚国的二十代王在此建立都城长达四百多年。白起拔郢后,江陵被分为南郡和江陵县。

在汉代,江陵曾为临江国的首都,后复置为南郡。王莽改制时,南郡改名为南顺,江陵县改名为江陆县,郢县则改名为郢亭,但不久即恢复江陵本称。东汉建初三年,章帝将江陵王迁至江陵。元和二年,江陵复为南郡。三国时期,江陵为吴国荆州的治所,晋平吴后,再次在江陵设立南郡和江陵县,辖属荆州刺史。

东晋时,江陵为荆州刺史的治所,太元十四年,王忱治江陵后,荆州城由此得名。南北朝时期,江陵曾为西齐和后梁的都城。梁元帝萧绎即帝位于江陵,西魏设江陵总管府监督。后梁宣帝大定元年,在江陵境内设立华陵县,后在华陵县南设立鄀州和云泽县。后周时,华陵县改名为紫陵县。

隋代时,江陵县废新兴郡,仁寿初年,安兴县复名。隋炀帝大业元年,后梁所置鄀州及云泽县并入紫陵,定襄并入安兴。大业十四年,萧铣后裔称梁帝,徙都江陵。唐代,江陵为荆州府的治所,废紫陵县入江陵。贞观十七年,安兴县并入江陵。

上元元年,江陵升为江陵府,建为南都。同年,江陵置长宁县,次年,省枝江并入长宁。大历六年,省长宁复置枝江县。五代十国时期,江陵为荆南国的都城。宋代时,江陵府的治所设于荆州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陵县属荆州地区,1949年沙市划出建市。1953年,县属埠河区划隶新成立的荆江县,1955年并入公安县。1954年,张金、徐李两区划给潜江县。1962年,荆州专署将沙市民主公社全部、和平公社5个大队、荆江公社1个大队和机械农场3个分场划归江陵县。1975年,江陵县的立新、杨场两个人民公社和周黄人民公社的竺桥、宿驾两个生产队划归沙市。1985年,江陵县的锣场乡、郢东乡和岑河乡的部分区域划归沙市。1994年,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江陵县,设立荆沙市,江陵区辖原江陵县的多个镇和乡。

扩展资料

江陵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 江汉平原腹地、荆江河段北岸。全县版图呈马鞍形,东西距53.5千米,南北距36.2千米。面积1032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373027人。县人民政府驻郝穴镇。江陵县是中国最古老而又最年轻的县之一,1998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江陵区设立江陵县,地属湖北荆州市,县人民政府驻郝穴镇。全县国土面积1032.2平方千米,辖7镇、2乡、3个农场。拥有精细化工、医药器械、造纸包装、轻工纺织、建筑建材、食品饮料、汽车零配件等七大支柱产业。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