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二《离骚》的教案范文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3:25:38
学习要点:
充分体会积极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学习比喻、对偶等手法的运用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讨论题1:《离骚》虽然以抒情为主,也包含丰富的比喻和对偶,试找出其中的实例并分析其在营造意境中的作用。
《离骚》中比喻和对偶的运用丰富,如:“既替余以蕙镶兮,又申之以揽茝”,“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这些诗句通过比喻和对偶,使诗中的意象更加鲜明生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讨论题2:有人认为直接抒情的诗句仅具“意”而无“境”,请找出《离骚》中的直接抒情诗句并评价其是否具备意境。
这种观点不完全正确,《离骚》中直接抒情的诗句,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吾不忍为此态也”等,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还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营造了深远的意境,体现了诗人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境界。
思考题:《离骚》作为“楚辞”的代表,其体裁特点是什么?与《诗经》在表现形式上有哪些不同?
《离骚》与《诗经》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差异。《离骚》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运用了比喻、象征、夸张等手法,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而《诗经》则以四言为主,以直抒胸臆为主,侧重于对生活、社会现象的描绘。《离骚》的体裁特点体现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浪漫主义风格。
讨论题3、4:诗中描绘了屈原怎样的命运和品格?请用原文诗句填空。
屈原命运多舛,刚正不阿,一身正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洁身自好,自我完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坚持真理,献身理想(“宁溘死以流亡兮,吾不忍为此态也”)。
悟理探究:在商品经济的今天,学习屈原的为人处世是智还是愚?
学习屈原的为人处世是一种智慧。屈原的坚持理想、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精神,对现代社会仍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在商品经济的今天,人们往往面临利益与道德的冲突,学习屈原的高尚品格,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训练案
课文阅读训练:完成课文注音、解释和翻译等内容。
基础知识检测:完成填空题、选择题等题型的训练。
拓展延伸(高考链接):完成与《离骚》相关的诗句填空和理解。
学后反思:总结学习《离骚》的收获与体会,反思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得失,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