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如何应对,请提出保贵方法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20:36:46
有人说,在这个信息骤变的时代,“养育孩子”似乎成了最难的“工作”,但在这条“艰难之路”上,有一段更坎坷、更令人手足无措的阶段,那就是——“青春期”。
有人说,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就像一个行走的炸药包。说不得骂不得,一点就爆,不是关上房门,就是离家出走……


面对如此叛逆的孩子,很多家长可能都会火冒三丈,忍不住对孩子批评打骂。因为,你永远没有办法预料,他们那个容易被点燃的脑袋,下一秒会做出什么举动。

2020年9月17日,武汉市江夏区一中初中部九年级一学生因被母亲扇耳光跳楼,送医后宣告不治,令人惋惜。

如果成年人只看到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而忽视他们行为背后的内在诉求,孩子就会被越推越远,越管越失控。

青春期孩子的家长们要懂得:
01
爱发脾气、敏感、冲动,正是孩子青春期大脑独有的特征。青春期孩子的大脑,边缘系统已经发育成熟,这意味着孩子有强烈的情绪感受能力,一言不合就情绪激动,顶嘴。然而,大脑中负责理性功能的前额叶,却要到20多岁才会发育成熟。因此,青春期的孩子,就像一个随时被点燃的炸药桶,易燃易爆。
02
叛逆的背后,是青春期孩子在释放负能量和自我疗愈。10岁前,孩子是无条件依赖父母和接受父母的意见,但是青春期,孩子的大脑已经有了质疑的生理基础;青春期叛逆是孩子童年受过创伤的症状,先释放负能量,自我疗愈,才更好的成长。
03
话少不和父母沟通的背后,是青春期孩子发展独立性的表现。10岁时,孩子就开始寻求和父母的爱分离,希望得到独立,12岁的时候更加明显;青春期孩子更渴望的是融合同龄人群体,得到自我认同感,想和同龄人多交流。

父母最头疼的青春叛逆期,其实是孩子留给家长最后的机会。青春期是大脑的第二个发育高峰期,更是青少年“破茧成蝶”的成长过程。叛逆,其实是成长的开始,但成年人往往看不懂,总是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管教。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尊重、理解和支持。
父母们要知道,和青春期的孩子硬碰硬家长只会满盘皆输。大多数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是充满矛盾的,他们看似斗志昂扬、无坚不摧,其实内心无比渴望被接纳、被关爱。当一个孩子不断地推他的父母,挑衅他的父母,不断地做这个测试的时候,其实他就是想看看父母爱不爱自己。而父母也只有听见了孩子叛逆背后的呐喊、斗争背后的呼唤,才不会跟孩子剑拔弩张,斗得两败俱伤,孩子才能平稳度过动荡的青春期。
下面是给青春期家长的建议:
1、做好亲子关系,平等沟通,话题不要只局限于学习和作业,多鼓励,少责骂。
2、尽量多让孩子讲话,你做倾听者,不要武断地代替孩子做决定,多教方法,不要直接给结果。
3、保存多个老师的电话号码,以便多角度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
4、至少保存两个同学和一个同学家长的电话号码,孩子外出时间过久,能随时联系到人。
5、注意孩子的交友情况,关注他们使用手机和电脑的频率。
6、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抱怨工作,说人是非。
7、不要在孩子面前长时间地玩手机、玩电脑。
8、每周和孩子来一次有仪式感的谈话,凡事要总结规划,不能处于无序状态。
9、可以关注孩子的成绩,但不能只看分数,而要看变化和提升。
10、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学校和老师,有问题及时和老师沟通。
11、不要独断专行,按照大人的意愿安排孩子的一切,善于做个安安静静的观众,观摩鼓掌就好。
12、凡事不要包办代替,孩子和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最好鼓励他们自行解决。
13、要让孩子参与家庭大事。比如家里老人病了,周一到周五你照顾,周六、周日让孩子照顾,这样你老了他也会照顾你。
14、鼓励孩子阅读、运动、去郊游、做公益,而不要局限于一间斗室,世界小视野就小,心胸也小。
15、如果不是特别忙碌,就把闲暇用来陪孩子,共进晚餐也是一种教育。
16、任何时候,都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与他们平等对话。
17、父母教育观念要高度一致,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切忌在孩子面前猜疑和争吵,父母相处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教科书。
18、永远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去比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欣赏和鼓励能让他们充满自信。
19、告诉孩子,父母对你有情你会很幸福,父母对你无情你会过得很惨。你对别人无情,这个世界就很冷酷,你对别人有情,这个世界就很美好。
20、青春期中,比起学习,学会做人更重要。不要让孩子出一些严重的错误,这才是关键。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