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高一化学必修一的所有实验的主要内容

在高一化学必修一的实验中,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是重要内容。分离和提纯的区别在于,分离是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每一种组分都要保留下来,若原本是固体,最后还是固体;而提纯则是保留混合物中的某一主要组分,将其他杂质通过一定方法去除。

分离提纯的思想在于,使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遵循“不增、不减、易分、复原”的原则。不增:不加入新的物质;不减:不消耗被提纯的物质;易分:杂质可以转化为沉淀、气体等易于分离去除。例如,要从NaCl溶液中去除可能存在的Na2SO4,可以将Na2SO4转化为BaSO4沉淀。

分离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溶解性、沸点、吸附性能及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可以选用过滤、结晶、蒸馏(或分馏)、纸上层析、萃取和分液等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需要根据混合物的具体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且有时需要多种方法配合使用。

1. 过滤: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实验用品包括漏斗、滤纸、铁架台(铁圈)、烧杯、玻璃棒,通常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的固体。

2. 蒸发: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实验用品包括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铁圈)。注意事项包括蒸发皿中的溶液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时要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当析出大量晶体时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蒸发至干;热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

3. 结晶:使溶液过饱和,析出晶体,分离和提纯混合物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溶解度不同的固体混合物,如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而另一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4. 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将溶质从原溶液中提取出来。例如,溴易溶于CCl4,难溶于H2O,故CCl4可以将溴从溴和H2O组成的溶液中萃取出来。萃取剂选择条件包括:与原溶剂不混溶、不反应;溶质在萃取剂中有较大的溶解度;溶质不与萃取剂发生任何反应。操作注意包括充分振荡、适当放气、充分静止,然后分液;保持漏斗内与大气压一致;下层溶液下口出,上层溶液上口出。

5. 分液:用于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实验用品包括烧杯、分液漏斗带铁圈的铁架台。

6. 蒸馏:利用各组分沸点不同,将液态混合物分离和提纯。实验用品包括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石棉网、接液管、锥形瓶。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称为分馏操作。注意先通水,再加热;刚开始收集到的馏分应弃去;全程严格控制好温度。

7. 层析: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被吸附性能的不同,把它们溶解在某溶剂中,以层析的方法进行分离。这种方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各组分溶解度差异较大,或其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场合。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