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学考点梳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6:21:52
在光学领域,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在于: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并能在光屏上显现;而虚像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不能在光屏上显现。区分实像与虚像的一种方法是:“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凸透镜与凹透镜在结构上存在差异,凸透镜边缘薄、中间厚,至少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可分为双凸、平凸及凹凸透镜;而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至少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分为双凹、平凹及凸凹透镜。
凸透镜与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不同,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到会聚作用,而凹透镜则主要对光线起到发散作用。
凸透镜成像原理为折射成像,其成像性质包括正立、倒立、虚像、实像及放大、等大、缩小。而凹透镜成像原理同样为折射成像,只能形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如下: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像距等于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不成像;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规律总结包括物距、像距、正倒立、大小、虚实以及应用。成像大小的分界点在2f点,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在f点。
记忆口诀帮助理解:一倍焦点分虚实,二倍焦点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实像总是异侧倒,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成像实验通常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时先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尽量在同一水平高度上。然后,改变蜡烛或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应用包括人眼、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幻灯机、电影放映机、摄像机和摄像头等。人眼结构类似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呈的像为实像。照相机的镜头为凸透镜,胶片为光屏,通过漫反射将物体的像成在胶片上。其他应用如放大镜、投影仪、幻灯机等也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原理。
此外,凸透镜还能用于拍摄、录像、特效灯光(聚焦成各种花色)、成虚像用于放大文字、工件、地图等。测量焦距时,需要光具座、光屏、刻度尺和凸透镜。在阳光下,将凸透镜正对太阳,让光屏与凸透镜在另一侧承接光斑,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斑最小、最亮时固定,测量凸透镜中心与光斑之间的距离,此距离即为焦距。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推导方法包括几何法和函数法。几何法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推导出1/u+1/v=1/f,而函数法则通过建立坐标系,利用直线的解析式来推导此规律。
规律记忆可通过口诀简化理解,例如:“一、外中倒小实;二、两两倒等实;三、中外倒大实;四、点上不成像;五、点内正大虚”。物距与像距的关系为“物三像二 小实倒 物二像三 倒大实 物与像同侧正大虚”。成像应用包括照相机、放映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探照灯、摄像机和摄像头。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