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创作背景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4:40:40
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正值李清照避难于浙江金华之时,她的创作灵感在此背景下诞生。据黄盛璋的《李清照事迹考辨》记载,这首词描绘的是暮春三月的景色,应作于当年的三月。同时,据《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年谱》所示,这一年,金人对南宋的侵扰频繁,如金人侵犯滁州和亳州,伪齐也攻掠安丰,韩世忠在大仪镇击败了他们。金人还围攻承州和濠州,高宗被迫前往平江避难。李清照在《打马图》的序言中描述了当时动荡的局势,她从临安溯江而上,历经严滩艰险,最终到达金华,并选择在陈氏邸暂居。此时,她的生活发生了剧变,丈夫已去世,珍贵的金石文物也散失,她孤身一人,漂泊在烽火连天的乱世之中,生活困苦,内心充满无尽的悲痛。这段时期,她的词作深深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坎坷遭遇。[2][6]
扩展资料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极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凄苦之极;下片则进一步表现其悲愁之深重,并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新颖艺术手法来表达悲愁之多。全词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对故国故人的忧思,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自然贴切,丝毫无矫柔造作之嫌,饶有特色。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