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八下物理第九章“力与运动”复习提纲

第九章 力与运动

知识梳理

1. 二力平衡:

⑴ 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⑵ 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

⑶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⑷ 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不受力

受平衡力

运动快慢改变

运动方向改变

平衡状态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运动状

态改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 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小车在水平面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 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⑶ 伽利略的推论是: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 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实验)。

3.牛顿第一定律:

⑴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 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接下来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4.惯性:

⑴ 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 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

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5.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