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像素与分辨率有什么区别

1、相机像素看密度,需求像素看载体;

2、像素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物理像素或者叫实际像素,一个是插值像素,或者叫计算像素,这两个都是物理存在。在数学概念上,像素是计算分辨率的基础单元;

3、物理像素是平均分布和阵列于影像传感器平面( 也有曲面的 )之上的光电二极管,一个光电二极管就是一个像素。光电二极管一头为感光层,一头为电路层,感光层通过镜头获取光元素后,由电路层将其转换为电荷信号。相机的像素都是物理像素;

4、插值像素是通过人工智能 AI 计算并且插入到物理像素间隙处的图像点,这是计算机软件的算法之一。相机一般在数码变焦中使用插值像素,手机则大多采用物理像素与插值像素合并的方法来提高像素总数,图像软件后期处理则是插值像素;

5、物理像素决定成像的质量,但不是像素越高越好;插值像素提高图像的品质( 分辨率精度 ),像素越高越好;

6、物理像素感光层的面积大小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传感器的制式决定像素感光层的位置,比如背照式传感器就将像素感光层前置,像素密度则决定像素感光层的面积;

7、像素密度是实际像素总数与传感器面积之比( 插值像素与传感器无关 )。假设传感器面积相同,像素总数越高,像素密度就越高,单个像素占据的位置也越小,像素感光层的面积( 单位:微米 )就越小;反之,像素总数越低,像素密度就越低,单个像素感光层的面积就越大。在相同环境照度的时候,像素感光层面积越大( 相当于窗户越大 ),能获取的光照就越高,获取的光的质量也就越高,光电转换后的电荷信号质量也就是信噪比( 有效信号与无效杂讯之比 )就越高,成像质量越好。不同面积的传感器,则按像素总数与传感器面积之比进行换算,单个像素越大越好。当然,影像传感器的制式、工艺,图像处理器的技术等也影响信噪比,但最重要或者说权重最大的还是单个像素的面积大小;

8、像素密度越低,像素质量越高,但像素数量也相应变少。其中像素质量决定成像质量,像素数量决定输出画幅( 或叫放大尺寸或叫可裁切余地 ),故像素密度与像素总数之间需要取舍需要平衡。平衡的参照是图像的应用载体,比如使用 1080p 显示器( 不裁切 )的需要 200 多万像素,使用 4K 显示器的需要 830 多万像素,使用 8K 显示器的需要 3300 多万像素等等;打印或喷绘的图像则按打印精度 DPI 或 PPI ( 像素/英寸或墨点/英寸 )计算所需要的像素量,比如打印 A3 尺寸最高可视精度( 300DPI )的图像需要 1700 多万像素,等等;

9、在需求像素总数范围内或者叫满足需求像素数量的前提下,像素密度越低越好;或者说在像素数量差不多的情况下,传感器面积越大越好。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