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请你根据课文中学过的古诗词,谈谈‘’秋‘’这一变象的运用

秋天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季节,秋风萧瑟,草木枯黄,这种悲凉的氛围,正好给多愁善感的中国文人提供了一个抒发内心愁苦的机会。当他们把这种情感熔入笔端时,中国的古典诗词里便产生了一种延续了数千年的特殊情感--"悲秋"情怀。

 

 可以说,这种"悲秋"情怀是伴随着中国古典诗词的产生而产生的。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人把凄清的秋景与伤感的情绪联系起来,构成一种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例如 屈原在《湘夫人》中写道:"帝子降兮木北渚,目眇眇兮愁乎,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和叶下"。诗人巧妙地把主人公惆怅的心境同这一凄凉的秋景融合在一起。诗中流露出来的这种不可抑制的哀愁伤感之情,显然也是诗人长期遭放逐苦闷心情的自然流露。

  

真正开创"悲秋"这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主题的人, 是宋玉。宋玉的名篇《九辨》一开头便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撩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文章第一次将秋景萧瑟与失意悲伤之情有机地联系起来,创造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悲伤"形式:采用以秋风、秋物、秋声、秋色为衬托,制造一种萧瑟冷落的气氛,并在这一气氛中抒发幽怨悲哀的情绪。这或许是宋玉对中国古典诗词的一大贡献吧!

  

中国诗词中的"悲秋"情怀有三种是十分明显的。

  

第一种是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秋天万物凋零,似乎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这很容易引起那些经历了种种生活艰难或已经年老的诗人内心的共鸣。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诗中以"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为开头,描绘了一幅秋风劲吹,白云翻飞,草木黄落,北雁南归的秋景,最终以"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结尾,虽感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青春不在,但悲伤中仍然带着豪壮。这是英雄人物特有的"悲秋"情怀。

  

第二种时抒发离别之苦。满目苍凉的秋色常常勾起游子思乡的情思,而秋天所特有的几个节日,如七夕、中秋、重阳等,无疑更是秋天中最易引人伤感,惹动归心的时刻。

  

在古典诗词中,秋月几乎成了是人们寄托思乡情怀的特定意象,尤其中秋月圆更是举家团圆的象征。然而在这凄冷的季节里,游子们却无法体会到家人团聚的温暖,他们孤身一人,远在异国他乡,只能用手中的笔来倾诉内心的痛苦。在这月圆之际,李白也许正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发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键在追问:"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而苏东坡只好默默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思乡之情离别之苦在他们的诗中抒发的淋漓尽致。

  

重阳佳节,是一个思乡情绪最浓烈的时刻。王维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道尽了天下离家远行人的共同心声。此时此刻,诗人所在的"异乡"一定也在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庆贺团聚。然而热闹是他们的,游子只能面对自己的影子独自品尝秋天的冷清寥落。或许诗人此时的一声感叹:"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经意竟成了千古绝唱。

  

其实,何止是中秋的圆月和重阳的菊花美酒,秋天的梧桐,雁声乃至夕阳的楼台都是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达离别之苦,思乡之情的意象。或许在诗人们的眼中,秋思是无处不在的。

  

游人苦,闺妇更苦。古典诗词中有大量抒发闺妇受离别之苦的文章。寒夜秋宵,却独守闺房;更深夜半,却无法入眠。窗外的牛郎织女七夕尚可相会,闺房中人却连丈夫的生死都无从知道,曹丕的《燕歌行》中写道:"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其中愁苦,真令人柔肠寸断。

第三种是抒发征人的伤秋之情。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群体,他们的特殊身份和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们独特的"悲秋"情怀。其中既有痛苦、悲愤和无奈的情感,又不失作为军人所特有的英雄豪迈,这是寻常人所无法体会到的。同时由于他们身份、地位以及性格等各方面的不同,这就使他们的"悲秋"情怀多样化。例如:卢纶"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诉说的是征人生活的艰难困苦;王昌龄"黄昏独坐海风秋,无那金闺万里愁。"表达的是征人怀乡的痛苦。"塞下秋来风景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边塞风光何等开阔,然而范仲淹看到的却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沙场秋点兵"的场景何等壮观,辛弃疾空怀"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壮志,到头来却只能感叹"可怜白发生",从中可以看出,这种"悲秋"情怀不同于简单的感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也不像游子思乡,闺妇怀人那么绵绵不断,令人柔肠寸断,这是边塞征人所特有的一种"悲秋"情怀。

  

当然,"悲秋"是一个延续了数千年的话题,其内容远远不止这些。如李白"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抒发的是怀才不遇的心情;温庭筠"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夜下洞庭波。"写的是离情别恨;李梦阳《秋望》中的"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极写古战场萧森苦冷的气氛,暗寓怀古伤今之意。如此种种,便无法详细一一道来了。

对于古诗词的鉴赏,平时要留意意象,这在考试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