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碑铭散文汉藏友好

历史上,汉藏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唐朝与吐蕃时期的交往尤为频繁。据汉藏文史资料记载,两族人民通过通婚、交流、互市、和盟等形式,形成了长久的友好传统。其中,著名的甥舅和盟碑,即长庆会盟碑,于公元823年立于拉萨大召寺门前,以汉藏两种文字对照,见证了这一段团结友好的历史时刻。

碑文开篇即阐述了盟约的初衷,强调双方圣神赞普赤祖德赞与大唐皇帝“和叶社稷如一统”的共同目标。随后,碑文回顾了从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至赤祖德赞时期与唐朝的多次联姻,这些事件象征着两大民族的亲密关系。尽管碑文主要描述了统治阶级的往来,但它真实反映了人民对和平与友好的渴望。

碑文还对过去的纷争进行了反思,批评了那些导致不和的“边将”,并重申了和平共处的决心。最终,赤祖德赞与大唐皇帝在兴唐寺前立下盟约,标志着两国纠纷的结束,以及汉藏关系的进一步巩固,顺应了历史潮流。

甥舅会盟碑的文字质朴而有力,即使历经千年,其语言流畅,气势磅礴,体现着高度的表达技巧,是藏族文化高度发展的体现。这座碑不仅是政治意义重大的象征,更因其思想性和优美的文采,被后人尊为汉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屹立在拉萨大召寺前,备受人民敬仰。

扩展资料

在土蕃时期的古藏文文献中,有一批盟誓碑文和铸钟铭文,大都是和约盟誓、祝颂祈祷一类的记述性文字。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为记述汉藏友谊的,歌颂赞普德政功勋的,记录臣属忠贞公绩的,盟誓信佛崇法的,颁赏王族特权的,等等。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