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啥是绿色化学绿色化学包括哪些内容有何作用

“绿色化学”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化学会(ACS)提出并迅速得到全球广泛响应的概念。其宗旨是通过化学原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确保反应物的原子尽可能转化为最终产品。这一领域亦被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或“清洁化学”。绿色化学已经成为化学研究的新趋势,被众多国家视为化学进步的新方向。

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是在化学反应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从一开始就采用预防污染的措施,以实现零排放或零污染。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是原料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品,实现100%的原子利用率。

绿色化学的性质包括:

1. 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减少环境废物排放。

3. 提高原子利用率,追求“零排放”。

4. 生产对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有益的产品。

绿色化学的12条原则为化学家在合成路线和生产过程的开发与评估中提供了指导,如防止污染优于污染形成后的处理,设计合成方法时应使全部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等。

在化学实验中,绿色化的途径包括开发绿色实验方法、减少实验试剂用量、防止环境污染、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以及妥善处理实验废物等。

原子经济性是指反应物原子尽可能转化为最终产品的程度,最理想的情况是原子利用率为100%。

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化学反应应遵循5R理论:

1. 减量(Reduction):减少用量,提高转化率,减少损失率,降低“三废”排放量。

2. 重复使用(Reuse):设计可重复使用的催化剂、载体等,降低成本和减少废物。

3. 回收(Recycling):回收未反应原料、副产物等非反应试剂。

4. 再生(Regeneration):通过工艺设计考虑原材料的再生利用,实现资源节约和减少污染。

5. 拒用(Rejection):避免使用无法替代、回收、再生且污染明显的原料。

绿色化学的推广和实践将对化学工业产生深远影响,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